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古建筑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2月16日,广饶县乐安街道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隅遗梦古建守护团,在綦公社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建筑文化宣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理论宣讲、趣味问答以及实践拼图等多元教学,增强了小朋友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为助力古建筑文化传承搭建了坚实桥梁。

古建融童心,打造趣味横生“理论探索课”

在这场趣味横生的“理论探索课”上,实践团成员采用ppt动画形式,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宫、天坛讲起,让文化精髓深深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并巧妙地借助孩子们身边的古建筑实例,如关帝庙、西关小镇等,将古建理论的深厚土壤巧妙地移植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实践团成员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将那些广饶市古建筑历史故事、哲学道理、文化底蕴、建筑风格等知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孩子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些古建筑的辉煌岁月,亲手触摸到古建筑那有力的心跳。原本抽象难懂的古建筑知识,在这样的讲解下变得生动具体、触手可及,也让古建筑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解广饶的典型古建筑

古建进课堂,开拓互动多元的“趣味问答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古建筑最大的魅力在哪里呢?”实践团成员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小手就像雨后春笋般纷纷举起,“我知道,我觉得古建筑的榫卯结构很厉害,不用钉子就能固定得很牢固!”“我喜欢古建筑的飞檐翘角,看起来就像鸟儿展翅欲飞!”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问答课”在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序幕。为了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实践团还准备了精美的书签作为趣味问答的小奖品。这些书签上印有古建筑特色的榫卯图案和灵动的飞檐线条,孩子们拿到后爱不释手,纷纷表示要珍藏起来。在课堂结尾孩子们主动描绘心中的古建筑,自主思考,各抒己见,交流想法,在课堂交流互动中不知不觉爱上了古建筑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进行互动

古建行童程,创设知行合一“实践体验课”

团队成员积极注重培养社区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巧妙借助立体模型,开展了知行合一的“实践体验课”。团队特地准备了一系列宋代木制结构古建筑模型拼接材料,涵盖了庙宇、楼阁等经典样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动手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空间。在实践团成员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有的负责仔细对照图纸,探究每一块构件的形状大小,有的则动手尝试拼接,思考它们之间的巧妙连接方式,“你看,这个柱子要插在这里,然后这个梁要搭上去。”“对,就是这样,我们成功了!”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块块构件逐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古建筑模型。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古建筑文化的浓厚兴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孩子们进行古建筑墙体的搭建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孩子们连接解榫卯结构

实践团刘朔表示:“宣讲的前期准备工作漫长、忙碌且艰苦,但是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质朴的脸庞,原来一切的努力和准备都值得。”实践团将继续秉持“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宗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成果“实”起来,教学形式“新”起来,学生思维“活”起来的翻转课堂,让更多的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亲身感受到古建筑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魏忠廷,巩佳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忠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1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