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度重视非遗文化,将其视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和历史记忆的载体。非遗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还在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维系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对民族精神的守护,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1月13日至2月14日,志愿者以“青鸟计划”参与者的身份,满怀热忱地奔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文化馆,开展以“于细微处,守文化之光”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志愿者工作合影 尹瑞泽 摄
1.营造整洁办公环境
每天清晨,志愿者总是提前到达办公室,开启一天的工作。整理办公桌面,将文件资料分类摆放整齐,清扫地面的每一个角落,擦拭办公设备,让它们一尘不染。这份工作让志愿者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也让其懂得了任何工作都值得用心去做。
图为志愿者打扫卫生 尹瑞泽 摄
2.文件传递的严谨高效
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是文化馆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志愿者认真对待每一份文件,仔细阅读文件内容,准确把握文件的重点和关键信息。及时将上级部门的文件传达给馆内相关工作人员,确保他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工作要求和指示。
图为工作人员上传文件 尹瑞泽 摄
3.深度挖掘非遗内涵
志愿者们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从泛黄的书页中寻找非遗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走访非遗传承人,聆听他们讲述那些代代相传的故事和精湛的技艺;实地考察非遗项目的制作现场,亲眼目睹古老技艺的神奇魅力。每一份资料的整理,都是对非遗文化的一次梳理和传承。
图为宣传非遗文化 尹瑞泽 摄
4.多元拓展非遗宣传渠道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志愿者们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在微信公众号上,精心撰写非遗文章,搭配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制作非遗短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解说,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每一次宣传活动,都是一次文化的传播,让非遗文化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图为公众号宣传 尹瑞泽 摄
5.文化长廊的精心美化——贴对联的节日氛围营造
临近春节,文化馆的文化长廊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装扮——贴对联。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了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还融入了桓台县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每张贴上的对联,都像是为文化长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传递着新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为布置文化长廊 尹瑞泽 摄
6.元宵扮玩活动的全心投入
(1)前期筹备的精心策划
“齐韵水乡,桓歌笑语”元宵扮玩活动是实践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活动前一个月,志愿者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备工作中。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协助工作人员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图为元宵节扮玩彩排 尹瑞泽 摄
(2)活动执行的全力以赴
活动当天,志愿者早早地来到现场,一起进行最后的场地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每一个表演区域都布置妥当,每一个展示摊位都摆放整齐,每一个指示牌都清晰醒目。每一次的引导和解答,每一次的问题解决,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挑战和锻炼。
图为元宵节扮玩顺利进行 尹瑞泽 摄
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文化传承的队伍中来。青年拥有创新的思维、充沛的活力,是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中国青年应携手共进,以青春之名,为家乡的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它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尹瑞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瑞泽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