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筑梦健康”实践队“福满”小分队在福州市三坊七巷街区,围绕“三簪映闽韵,非遗绽榕城”的主题,开展本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条簪作为福州地区独有的传统银饰,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诞生于明清时期,最初是名门闺秀梳妆台上的珍藏,后逐渐成为福州女性婚嫁时不可或缺的重要饰品。其制作工艺极其考究,融合了银雕、錾刻、花丝镶嵌等多种古老技法,每一支簪子都倾注了匠人们的心血。

漫步于福州三坊七巷街区,头戴“三条簪”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们形成了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线。“三条簪”又称“三把刀”,一般由三条扁平如剑的银簪组成。头上挽一髻,插三条簪,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交叉,刀刃向外。福州人认为三条警诞生于明清抗倭时,妇女簪刀而行,既便于劳动,又能随时抽刀刺敌。随着时代变迁,三条簪沉淀出“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己”的内涵。

作家冰心曾在《故乡的风采》中盛赞头戴“三把刀”的福州妇女: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健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福州三条簪这一非遗瑰宝正以全新的姿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队员们切身体会到了三条簪这一传统饰品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三条簪不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传递着福州女性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关注、学习和传播非遗,为其传承贡献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林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2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