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12日讯(通讯员 张可昕)为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耘桃实践队”成员通过探访红色遗址、开展文化宣讲、设计文创产品等多种方式,在甘肃省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追寻红色足迹 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初心本色。
从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神圣雄伟到甘肃省博物馆的庄严肃穆,“耘桃实践队”的成员们在红色沃土中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和长征精神的力量。步入纪念馆,波澜壮阔的革命事迹一幕幕开始展现,各种珍贵的革命文物见证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也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使成员们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感受到了那份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合照
九万里风鹏正举,文创之责吾辈挑。
经过了充满硝烟与战火的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上的建筑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但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青砖灰瓦,木质门窗,无不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内的文物和3D模拟的红军作战图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穿越崇山峻岭横跨江河湖泊,每一处都代表着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的拼搏。在结束实地调研后,实践队成员对哈达铺发展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聚焦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各类学生组织传播红色文化的功能定位及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效果等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综合调查意见和实地调研结果,为哈达铺纪念馆设计了文创冰箱贴、钥匙扣;以卡通人物“藏逐黎”为主题的帆布袋、马克杯等产品,并参与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首届红色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设计文创人物“藏逐黎”
开设红色微团课,开展网络云宣讲。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红色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实践队成员通过网络录播的形式,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宣讲。3D模拟的红军作战图仿佛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讲述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哈达铺的征程,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伟大。实践队成员还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为主题,讲述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文物安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此次宣讲,希望让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的行动中来,让红色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革命的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进行宣讲视频的录制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官鹅沟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沟壑深邃,溪水潺潺。山间林木葱郁,四季皆景,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荫蔽日,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嬉戏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漫步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验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从荒凉的沙漠到生机盎然的绿林,从朦胧雾霭到清澈蓝天,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参观美景之余,实践队的成员在官鹅沟景区对部分山丘和湖畔边的垃圾进行了清扫,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官鹅沟垃圾进行清理
血色山河,以史为鉴。
“耘桃实践队”成员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感受当地的乡土风情,这里的山是多变的,初夏非常的嫩绿,秋季是金灿灿的,就像黄金一般,耀人眼目。实践队成员站在腊子口纪念碑前,为在腊子口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行礼默哀,这仿佛又把历史拉到了眼前,满山的松柏酷似当年的红军,望着窄窄的山口高高的悬崖目睹了百仗悬崖作云梯的胜景,将腊子口战役的斗争历史娓娓道来。
图为实践队成员制作的海报
坚定信仰强根基,五四精神照未来。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兰州八路公交车推出了“红色专线”,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了解红色文化的机会。“耘桃实践队”的成员们带着对红色历史的敬畏和好奇,踏入了这片充满革命气息的公交专线,亲身体验了一次“红色公交之旅”,车厢内部装饰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使用红色文化元素装饰,它让乘客在出行的同时,在红色氛围中感受到五四精神的魅力,传承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红色公交车专线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个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平台。
赤色篇章,解锁革命岁月的传奇密码。
故事集里通过讲述英雄事迹与红色故事,有用生命诠释忠诚与勇气的英雄烈士,有充满了革命情怀与家国情怀的英雄故事,旨在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暖,传承红色精神,即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不懈奋斗的进取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激励广大青年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红色故事的阅读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耘桃实践队”甘肃社会实践之旅圆满落幕。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和深入的主题探讨,成员们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了革命精神与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念,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要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辈遗志,筑造青春之梦。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手中时,更应该接续奋斗,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和产品的规划,以红色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可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可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