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9日讯(通讯员 秦朝伟) 为响应国家对于新型能源转型的号召与探索,中北大学新能源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中旬开启暑期实践活动,调研团在大同等地进行了一段具有深刻意义的调研活动。近期,中国政府正引领一场绿色革命,誓将新能源推向新高度。至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将绽放15万亿的璀璨光芒,非化石能源将成主流,交通碳排放大幅削减。新能源调研团穿梭于山西与内蒙古的广袤大地,洞察新能源转型的脉动,为绿色未来描绘壮丽蓝图。煤炭虽仍闪耀,但全球能源版图正悄然变迁,多元化时代已来。
七月中旬,调研团探访大同煤矿万人坑,见证历史伤痕。此坑位于煤峪口南沟,藏有6万矿工遗骸,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科学考古发掘,出土干尸成铁证。现为教育基地,铭记国耻,弘扬抗战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前。调研团队在此缅怀先辈,铭记这段历史。
随后,调研团步入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大同瑰宝,历史与现代交融。2005年获批,2012年璀璨开园,首批国家矿山公园荣耀加冕。这里,采煤史悠悠,地质奇观引人入胜,游客络绎不绝。公园不仅是煤炭开采的编年史,更是对矿工汗水的崇高致敬。废弃矿机静默,巨型矿石诉说着故事,工人照片定格岁月。调研团深入其中,晋华宫矿的历史脉络清晰展现。
在大同煤炭博物馆,展品从古至今,展现了煤炭工业辉煌历程。调研团沉浸其间,深化了对煤炭开采与利用的认知。模拟煤矿体验区,让访客亲身体会矿工艰辛,心生敬意。互动项目丰富,煤炭文化、矿工生活尽显眼前,展现了对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大同同煤集团,在能源转型中引领风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新能源与煤化工并进,绿色开采、清洁能源技术革新不断,争做能源革命先锋。
调研团参观大同煤炭博物馆。田惟 供图
之后调研之旅深入大同能源馆,馆内璀璨呈现山西、大同步入转型综改与能源革命辉煌篇章。此番探索,让调研团队深刻领悟到:在时代前行的浪潮中,能源的智慧运用与绿色的可持续理念需并肩同行。山西、大同的实践成果,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令人赞叹不已。
调研团造访黄花产业园,共鉴科技助农硕果。庆典活动上,黄花丰收盛况与产业链辉煌成就交相辉映,彰显“中国黄花之都”的勃勃生机与潜力。通过“花开忘忧”雅集等互动,加深黄花文化底蕴,推动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飙升。政策扶持下,“大同黄花”品牌价值跃升,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种植面积稳定在26.5万亩,年产量18.4万吨,产业链产值超40亿元,产品多样,远销海外。文旅融合“黄花+”战略,打造火山田园综合体,年旅游收入突破2亿,激活黄花产业新活力。
调研团成员参观大同黄花产业园。秦朝伟 供图
七月末,调研团悠然归至太原,稍事休整后,踏入了全国煤炭文化的瑰宝之地——太原煤炭博物馆。在王义老师的引领下,一行人仿佛穿越时空,漫步于煤炭工业的辉煌长廊。馆内,历史文物熠熠生辉,标本生动再现往昔,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共同编织着煤炭产业的辉煌篇章。更令人难忘的是,调研团亲身体验了模拟矿井,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煤炭开采的艰辛与挑战,对煤炭工人的辛勤付出与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番经历,不仅让成员们对煤炭产业有了直观而全面的了解,更在心中种下了对新能源发展无限憧憬的种子,期待以科技之光,照亮能源转型的未来之路。
调研团成员参观太原煤炭博物馆。田惟 供图
随后,调研团在七月底前往山西省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协会。 在这里,成员们见证了青少年们对新能源技术的热爱与创造力。 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新能源航模、机器人模型以及各种工艺品,不仅展示了新能源技术的无限可能,也传递了青少年对未来能源世界的憧憬与梦想。“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的参与和贡献,也离不开每一代人的探索与努力”一位老师这样讲道,这次交流让调研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新能源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调研团成员在王义老师带领下参观协会模型。秦朝伟 供图
下午的地质博物馆之行则是一次对地球科学的深度探索。 山西地质博物馆是山西省普及矿产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在这里,调研团成员们领略了山西本土乃至世界各地的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等自然瑰宝。 这些珍贵的展品不仅展示了地球的自然之美,也揭示了矿产资源与新能源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过参观,调研团成员们对新能源的多样性和潜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最后,新能源调研团在七月底来到了通辽市瀚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企业以其先进的集中式快速充电站、节能管理服务、储能技术服务以及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业务,为调研团成员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新能源 实际应用场景的绝佳平台。 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成员们不仅了解了新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市场前景,还深刻体会到了新能源产业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日暑期实践,中北新能源调研团满载而归。从煤炭历史到新能源前瞻,实践深化了对能源转型的洞察与认知,青少年角色凸显。此行拓宽知识视野,点燃创新激情,成员们矢志以学促行,为新能源机械发展添砖加瓦,共筑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未来,他们将持续关注新能源,投身技术研发与推广,为能源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武殿雄 孟泽 陈伟豪)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秦朝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秦朝伟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