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5日讯(通讯员 周若萱) 202474日至7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融梦”青年实践团“云纱筑梦队”踏上了一场探寻古老非遗与现代乡村完美融合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团队走进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聚焦于非遗文化瑰宝香云纱和湴湄村红色精神,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与非遗文化传承情况展开一系列调研。

能工巧艺展智慧,“精雕细琢”显匠心

香云纱又名“薯莨纱”,被誉为纺织界“软黄金”。早在北宋,沈括于《梦溪笔谈》中记载南人以薯莨染皮制靴,可见香云纱制作工艺的历史之悠久。

7475日,实践团队深入香云纱文化创意园,见证了一块块丝绸坯布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的传统工艺,蜕变成为具有独特色彩与质感的香云纱的过程。晒莨场上,每一片布料都沐浴在阳光下,展现出自然赋予的独特色彩与光泽;过乌河中,古老的河泥与莨纱相遇,共同书写着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有条不紊的古法工序,都是“实践出真知”的最佳印证,凝聚着百年来手艺人们的无数次探索与尝试;而每一步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当苛刻,并且都要经过细致复杂的人工打磨和时间的沉淀。“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研学负责人梁老师表示:产业园的香云纱制造坚持以产自云南、湖南两地的优质薯莨为原料,因为薯莨的汁水是纯天然的植物染料,对人体健康无害;莨纱经染整后,需存放三到四个月,以保证薯莨汁充分渗透到纱中,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此外,为了防止污染,莨纱必须经过一道至关重要的手工工序——过河泥。由此,团队成员充分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与传承的力量。“在调研过程中,我更加认识到香云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承载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与对美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实践团成员冯可儿在实践结束后如是感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研学负责人梁老师进行交流。通讯员 冯可儿 摄

古纱“兴乡”道阻且长,守正破局方焕新生

76日到77日,团队前往湴湄村云纱星韵非遗文化园,参观香云纱文化馆和销售中心,并与从事制造、产销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在香云纱文化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四个不同展厅,了解到香云纱染整工艺的诞生、演变离不开疍家人的努力,此外,珠三角地区的特殊环境也催生了“过河泥”等巧妙工艺。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的丝绸交易,还是新中国成立前香云纱旗袍的生产,抑或是当下香云纱在时尚设计上的运用,从古至今,香云纱制品都因其外形和质量备受青睐、广受好评。展览台的暖黄灯光下,一件件香云纱衣上有金色的光点在流动,似时间的流沙一般讲述着过去的点滴。

步入最后一个展厅,实践团成员们有幸见到了来自江苏的丝织手艺传承人丁老先生,彼时他正坐在约莫三米高的织造机上一丝一缕地拨弄着纱丝。在多数人的认知里,这样精密又有些危险的工作应当是年轻人的专利,可现实中却是留给了两位老手艺人来完成。“这种手艺并不是没有年轻人学,我之前有带过几个徒弟,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还是很勤奋的。”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机向成员们展示了学生的作品。然而可惜的是,多数人无法静心学习非遗手艺,往往半途而弃。“而且做这一行的手艺人薪资水平太低,很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说到这,老先生的眼里闪过一丝落寞,实践团成员们也陷入了沉思。“非遗工艺的传承任重而道远,作为金融相关专业学生,应当结合所学,关注非遗文化领域,通过设计金融方案,为非遗传承人乃至非遗文化产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实践团成员周若萱在调研结束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江苏丝织品非遗传承人。通讯员 冯可儿 摄

针对非遗手艺的传承问题,“云纱星韵”非遗文化园的工作者们积极开展研学活动,让香云纱手艺走进校园,激发更多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香云纱销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学生在基地学习参观之后,再动手体验一下香云纱制作的过程例如制作扇子、香囊、发圈等等,这其实会加深他对香云纱非遗的印象。幸运的是,政府很支持这一项目。”除了非遗手艺传承的问题,榄核镇湴湄村的香云纱产业虽然初有成效,但是还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仍有待提高。对此,实践团成员曾曼璇谈起了自己的感想:“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更需要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星海红魂铸底色,乡村新梦谱华章

湴湄村不仅是香云纱的故乡,更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祖籍78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调研的最后一站——湴湄村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挖掘和感受香云纱非遗传承精神、乡村振兴情怀与冼星海红色精神之间的联系。

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以音乐为灵魂,通过星夜的大海”“为音乐艰苦奋斗等六大展区,展示了冼星海先生不朽的音乐贡献和伟大的爱国精神。细细想来,冼星海先生对音乐和革命事业的热忱、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乡村振兴工作者对美好图景的追求——其内核十分相似。实践团队队长曾思雅对此感触颇深:“冼星海先生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追求梦想的精神,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星海故里不仅承载着冼星海先生的音乐梦想和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梦想,为非遗传承、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寻访红色印记,传承发扬红色思想,团队在最后录制了微团课《星海波澜启新程,香云纱影绘华章》,聚焦学思践悟。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通讯员 冯可儿 摄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红色精神永远是中华儿女前行的力量源泉。在战争年代,以冼星海为代表的“海归”学子胸怀热血投身革命事业;在和平当下,非遗手艺人满载热爱传承古老技艺,乡村工作者怀揣理想共绘振兴蓝图。在此行中,“云纱筑梦队”的成员们对红色精神谱系有了更深的体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各成员将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明确目标,践行所学所思,将红色精神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周若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若萱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137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