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王蓉 刘坤琳)青衿之志,砥砺前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18日-8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滇宁农珍探源团队前往四川、宁夏、云南等地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开展了青少年食品营养科普宣讲,特色博物馆探源寻访,区域特色农产品实地调研等一系列活动,用足迹丈量大地,在亲身实践中培养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出青春力量,挺膺担当,笃志前行。
点亮食品科普明灯,助力全域科普建设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为助力打造科普服务深入人心,实践队员基于食品专业知识,前往四川省雅安市草坝镇为当地孩子进行食品健康科普。队员们在科普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并在该过程中发现当地青少年对食品安全、营养等方面知识的缺乏。国务院在2019年提出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队员们纷纷表示,加强全民科普势在必行,而这更需要青年们夯实基础,行而不辍。
图为科普过程中提问环节 刘坤琳 供图
探源宁夏枸杞之旅,热土捧出家乡之美
2024年7月19日至8月9日,滇宁农珍探源团队中的宁夏籍队员抵达银川,前往参观宁夏枸杞博物馆,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深入了解探访枸杞的药用价值、使用价值及生产处理过程。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特色农业文化,枸杞作为宁夏的优质地理标志农产品,正在为乡村振兴的画卷增光添彩,也为地方特色农产品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宁夏籍队员参观结束后,对此次参观畅谈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并纷纷表示会更加关注家乡的特色农业文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参观博物馆 马欣怡 供图
调研云南农业产品,洞见农业发展蓝图
农业品牌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品牌强农战略的实施,各地特色产品的品牌意识大大增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7月24日,实践队前往云南省安宁八街高桥食用玫瑰花种植基地进行实践调研。队员们进入试验田,了解不同种类的玫瑰,以及其食用价值和种植难度,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食用玫瑰加工车间,进一步了解食用玫瑰的加工过程。此外,队员们也从基地负责人贾博士口中得知玫瑰花基地与个体农户之间关系以及经济分配和种植配比。
图为团队成员与基地负责人合照 丁雅婷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向基地负责人了解情况 丁雅婷 供图
8月11日,实践队前往云南省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佳泓园艺对橄榄种植进行了实地调研。队员们参观种植基地,品尝橄榄产品,了解了其市场需求以及橄榄种植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与负责人黄文英交流的过程当中,队员们也了解到当代新农人的诸多不易。黄文英说:“现在农业发展的方向早已不仅是传统种植,一方面要在品种培育等种植环节加入科技研发,并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另一方面,功能农业、生态产业、民宿康养旅居等产业的融合更是将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青年人应担的责任,纷纷表示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图为队员与基地负责人合照 丁雅婷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向基地负责人了解情况 丁雅婷 供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四川农业大学滇宁农珍探源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已经落下帷幕,但燃起在每位队员心中兴农报国之火却将永不熄灭。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他们会更加坚定信念,踏实走好每一步,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天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天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