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8日讯(通讯员 刘若彤)近日,天津大学教育学院“E宕情深”支教实践队赴天津市田氏榫卯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和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进行了一场实践学习活动,旨在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魅力、探索古今融合的实践之路。

探古寻今,E往情深。古,是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是书房工坊的智慧传承;今,是科技革新的时代浪潮,是大国重器的万众瞩目。而教育,既需要回顾历史、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也需要展望未来、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一、探古韵:漫步非遗沃土,品味文化古韵

田氏榫卯技艺,一项承载了数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榫卯非遗文化工作室,支教实践队成员得以亲眼目睹木材在匠人的雕琢下,化身为一件件工艺品的过程。从小巧的鲁班锁,到大型的漆器、木撵,再到精致的建筑模型,不仅展现出工艺之美,更融入了匠人们的智慧与创新。在榫卯的世界里,成员们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也明白了新一代青年要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信心,不断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为非遗传承人在为支教实践队成员们展示作品

图为支教实践队成员和工作室学徒一起拼鲁班锁

二、寻今智:洞察科技前沿,领略智能力量

随后,成员们踏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现场,亲身体验到智能科技的高效与大国重器的成就,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此外,在众多展品中,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科技赋能下的崭新生机,也吸引了成员们的注意,并深刻体会到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需深刻领悟并践行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让科技之今智续写活力新篇章。

图为支教实践队成员们在研读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展板

图为支教实践队成员们在博览会上观摩大国重器模型

三、融发展:古今融会传承,共绘发展新篇

在参观学习的同时,支教实践队与非遗传承人和科技工作者们进行了交流。非遗传承人表示,传统手艺的核心在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教授,更是“匠心”的培养与情怀的延续。但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力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也得到更高效的制作和更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科技还能够助力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这对文化的传承也是非常具有现实价值的。科技工作者则从新型城市建设的角度,指出当下新型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和人文城市建设,而人文城市建设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环就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通过“文化数字化”“文物资产数字化”如“网上敦煌”“云端博物馆”等建设,以“数字文物”“数字藏品”等形式,促进传统文化的记录与留存、保护与传播。

图为支教实践队成员们在博览会现场的合影

通过这次实践学习,支教实践队成员们在收获了诸多能量与启示。成员们也将带着这些经验与思考,踏上支教的旅程,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文化的瑰宝与科学技术的力量带到大山深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E宕情深”支教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若彤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02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