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黄誉玮) 2024年8月21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追溯闽西红色精神,传承路桥建设成就”社会实践队参观了松毛岭、中复村,实践队全体成员、指导老师樊凯参与本日实践活动。
·青山处处埋忠骨
8月21日下午,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松毛岭进行社会实践,瞻仰了松毛岭纪念碑和红军战士墓。
温访战役和松毛岭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是阻击敌人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松毛岭战役中,红军战士英勇奋战,在山岭之间顽强抗击敌人,以6000余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的代价完成了阻击敌人的艰巨任务。
2010年9月,连城县中央苏区战地遗址保护协会把散埋在松毛岭的红军遗骸移葬在一起,并在松毛岭战役遗址处修建了红军无名烈士墓。红军无名烈士墓位于连城县朋口镇文坊村,占地28.49亩,安葬红军遗骸3000余具,周边建有松毛岭战役纪念碑、5000平方米纪念广场、长廊等配套设施。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英烈牺牲在掩护大部队的道路上,很多烈士甚至无法留下自己的姓名,只留下无名烈士墓供后人瞻仰,烈士墓前有很多香火供奉的痕迹,诉说着后人对英烈的敬仰。
图为无名烈士墓
在参观中复村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参观了松毛岭战役总指挥部,讲解员面对沙盘详细讲解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松毛岭战役的经过,在讲解中,他动情地说到,“闽西有两千多年轻人去参加革命,到达延安的只有十一个,革命胜利以后回到闽西的只有八个”“中复村的钟氏算是书香门第,有很多产业,但是读书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为了解放全中国而牺牲,变成了宗祠牌位上的一个个名字”。
面对大学生,讲解员钟鸣先生殷切嘱托道,“学生要积极进取,努力读书,学习思想”“要相信,中国不会辜负任何有能力有本事的人”。
图为实践队员在松毛岭纪念碑合影
·革命精神代代传
到达中复村,讲解员钟振华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成员,在红军桥上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红色微党课。红军桥,俗名接龙桥,始建于明代,有500多年的历史,在中央苏区时期,这里是红军征兵处,桥内的四根柱子上都有一道刻线,是当时征兵时的一个身高线,线是依据汉阳造步枪加上刺刀的一个长度,这就是客家山歌,“人比枪高,当红军去”的由来,无数闽西子弟兵从这里出发长征,更走出了共和国开国元勋和数百位开国将领,但是当地的青壮年在革命残酷的战斗中,很少有人再回来,所以建国后这条线又被叫做“生命等高线”。
从1929年到1934年,当地到桥上报名参军的人有三千多个,但是当地总人口加起来才一万多人,这意味着当地的青壮年几乎都参与革命,目前追认的烈士只有654位,烈士们早早的参军没有留下子嗣,他们的父母很多没有等到政府派发烈士证,所以至今政府只派发了275本烈士证,这座桥就是当年那段光荣而又悲壮的历史见证。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红军桥历史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中的情节木子李六子当兵就取材改编这里的六子当兵的故事,当年红屋区塘背乡有位叫罗云然的老人,他有六个儿子,1929年,红军来了,老人送了两个儿子当红军,1931年先后牺牲了,老人又送了两个儿子参加红军,1933年也都牺牲了,但是当得知松毛岭战事空前惨烈,红军急需补充兵源,老人又义无反顾地,将他剩下的最后两个儿子送到征兵处红军桥报名参军,乡苏维埃主席蔡信书劝他将最小的儿子留在身边,罗云然老人却与六个儿子都商量好,宁愿断了香火也要跟着红军干革命,最后六个儿子都为苏维埃政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红军桥,是一座红军、区苏维埃政府与劳苦群众的连心桥,更是一座见证了成千上万苏区热血青年,慷慨奔赴反“围剿”战场的连心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法,感天动地的故事,队员们通过这些故事,深刻体会到那段悲壮的历史,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图为实践队员在松毛岭战役总指挥部旧址合影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复村是长征的起点,松毛岭是长征的重要战役,而陕西延安是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社会实践队从长征后革命的灯塔溯源到长征的起点,吸取了长征精神的养料,激励自身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永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誉玮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