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杨鑫利)为深入调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的传承发展之路,宣扬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非遗文化,更好的参与到保护发展非遗文化之中,7月13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同理前行,绣出振兴团队成员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的发源地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进行深度学习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出发前在鸭滩镇的合照。安徽理工大学熊川洲供图

针尖之间孕育挑花世界,时代更替传承非遗文化,团队成员来到了鸭滩镇望马楼村望江挑花展览馆拜访挑花传承人房老师,房老师为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望江挑花的历史文化以及目前望江挑花的发展和传承状况。

图为房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望江挑花发展状况。 安徽理工大学田泽坤供图

望江挑花源自唐代渔耕社会,由祭祀供品演变而来,集独特针法、精细工艺与观赏价值于一身,成为家居点缀并难以复制的艺术品,同时望江挑花所用的厚实、易裁剪、经纬线均匀对称的化学纤维工艺布料,为挑花细腻精致打下坚实基础,延长了保存期限。馆内挂着各式各样的挑花作品,飞鸟走兽、花草虫鱼、山水风光、二十四孝、十二生肖等图案,团队成员仔细观摩欣赏挑花作品,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欣赏望江挑花作品。安徽理工大学田泽坤供图

在参观结束后,房老师为团队成员展示了望江挑花的四种针法组合下绣成的优美挑花图案,特殊的针法让望江挑花的作品呈现正反成趣的双面图案。

图为房老师展示挑花作品。安徽理工大学熊川洲供图

团队成员们认真观摩学习,动手拿着针线在布上练习望江挑花基本针法,从穿针引线到“挑、钻、游、织”,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团队以科技赋能挑花非遗,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文化传承与经济繁荣双赢道路,利用团队官方抖音账号开启直播对望江挑花进行宣传,为直播间的朋友们解答望江挑花相关问题,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望江挑花这一项非遗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动手学习挑花。安徽理工大学熊川洲供图

从馆内出来,团队成员来到望马楼村村委会,团队与望马楼村委会完成安徽理工大学美育基地挂牌仪式,团队队长蒋涛与望马楼村曹主任完成对接。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会完成挂牌仪式合照。安徽理工大学熊川洲供图

随后团队成员深入望马楼村村内,对当地村民展开望江挑花有关问卷调查,并拜访了村中的挑花老人,与老人讨论了关于望江挑花的传承与学习的相关问题,也了解到关于望江挑花手工制作的过程与利弊,以及老一辈传承人对年轻一代加入望江挑花传承发展行列寄予殷切期望。

图为团队成员拜访市级传承人陈杏珍老师。安徽理工大学熊川洲供图

从村里出来之后,团队成员前往望江县服装城去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望江挑花传承人王世福老师。王世福老师向团队成员详细描述了挑花文化是如何与现代服装产业相融合,从而推动乡村文旅振兴和非遗保护传承,以及这项古老技艺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与创新,如何在传承过程中浮现年轻面孔。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国家级传承人王世福老师。安徽理工大学田泽坤供图

通过王世福老师的讲述,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挑花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在王世福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望江服装城以及挑花产品展览馆,亲眼见证了挑花元素如何巧妙地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之中,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产业之间碰撞下的和谐共生。调研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详细了解情况并记录实地数据,积极承担非遗文化传播人,同时与新媒体紧密联合,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以新时代的技术将非遗文化的发展送入快车道。

图为王世福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望江挑花作品。安徽理工大学田泽坤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杨鑫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