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林烁佳 谭嘉玲)为激发小朋友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广州商学院鸢尾青志愿服务队联合中新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于8月17日在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联安村育才小学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课堂——鱼灯制作。
图为志愿者小老师吴思倪主讲。通讯员 邓志光 摄
鱼灯,顾名思义——以鱼为造型的手工灯具,它融合了竹编、绘画等技艺,形态生动,色彩鲜艳。它不仅是一种丰收和吉祥的象征,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鱼灯的制作技艺,以其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主讲小老师播放非遗鱼灯介绍视频。通讯员 邓志光 摄
图为主讲小老师讲解鱼灯的传承与发展。通讯员 林烁佳 摄
通过志愿者小老师的讲解,小朋友们了解到关于鱼灯的寓意、历史传说和它的传承与发展。随后,志愿者小老师组织小朋友们领取制作鱼灯的材料包,并为他们讲解鱼灯的制作过程:根据鱼种的不同设计出各具特色的鱼灯造型、编制骨架、将选好的纸张裱糊、绘制各种图案、添加额外的装饰,最后进行拼接、粘合和组装。
图为主讲小老师讲解鱼灯的制作工艺。通讯员 林烁佳 摄
“你怎么做的呀?我这里弄不好……”我来帮你!”小朋友们互帮互助,分享自己的技巧和创意,盈盈笑声在教室中环绕。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鱼灯呈现在眼前,小朋友们对鱼灯制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全面细致的理解。
图为志愿者帮助小朋友们制作属于自己的鱼灯。通讯员 邓志光 摄
非遗鱼灯课堂的开展,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它不仅点亮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希望之光,更照亮了青少年儿童和公众心中的文化自信。鼓励青少年携手前行,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昌盛。
图为小朋友们的作品展示。通讯员 邓志光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林瑞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瑞萍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