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韩伸)为传承非遗手艺,解锁齐鲁黑陶品牌,7月14日至19日,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向我看齐”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齐河县开展实践调研。
图1:调研团队抵达齐河。
齐河,作为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黑陶文化产业底蕴丰厚、发展势头强劲。具有山东黑陶看德州,德州黑陶看齐河的美称。伴随着烈焰蝉鸣,实践团走进了齐河,逐步揭开黑陶的神秘的面纱。
图2:向我看齐实践团抵达黑陶艺术馆。匠心独运,塑魂于形
匠人坐于轮盘之前,双手沾满泥土的芬芳,随着轮盘的缓缓旋转,他心中的图案与意境逐渐在指尖下显现。每一次按压、每一次提拉,都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对自然之灵的深刻理解。黑陶的形制,或简约流畅,如山水之韵;或繁复精细,似繁花似锦,皆透露出匠人独特的审美与情感寄托。在匠人的手中,黑陶不仅仅是器皿,更是情感与文化的载体,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图3:匠人在进行黑陶塑形。
刀锋轻舞,意境渐显
匠人坐于静谧的工作室中,窗外是匆匆流逝的光阴,而室内,只有他与黑土、刀锋三者之间的默契交流。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能穿透黑土的表面,窥见其内在的灵魂。随着刀锋在黑土上轻轻起舞,一道道细腻而精准的线条逐渐显现,它们或婉转如流水,或峻峭似山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意境的画面。
图4:手艺家雕刻黑陶花纹。
此后,调研团队向黑陶大师王志水老师进行了采访,王志水老师详细阐述了他“贴近人民,专注投入于黑陶艺术中”的创作构想理念。当他被同学们问及在这个以创新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他是如何对黑陶进行再发展时,他讲到:“对我来说,黑陶艺术的创新绝不只有单一方面的创新,而是原料、技术、外观三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创新。”他的讲述极大地启发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再传承这一热点问题的思考。
图5:王志水老师为讲述黑陶历史。
此外,在传承方面,据王志水老师讲述:“我们会定期号召工人去当地的小学进行知识的普及,让他们从小就对黑陶有一定的认知。在中学去的时候会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体验制作黑陶的整个过程。”
随着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这群大学生深刻体会到黑陶这一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全球新的冲击下,这些非遗手艺的传承越来越少,逐步走向衰落,失传的境地。保护这些文化已经刻不容缓,让传承的种子在新一代青年心中萌发,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韩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韩伸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