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余梓涵)七月的阳光,如同炽热的梦想照亮了我们“三下乡”的征途每一笔都饱含着青春的汗水与欢笑每一步都满载着我们对乡村的热爱与责任我们用笔墨写着我们的实践之旅用文章舒展着我们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我们与背阴村共鸣促农文旅融合,共绘发展新篇以奉献之犁,深耕青春,收获喜悦下面,一起来聆听实践团成员的心得感悟吧!

图为林灵儿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暑假,我参与了管理学院党委红鹰实践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段深入乡村、贴近自然的旅程,不仅让我见证了乡村的淳朴美丽,更在实践中锤炼了自我。三下乡期间,我们红鹰团队携手并进,共同完成了11副色彩斑斓的墙绘作品。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我们对乡村未来的美好祝愿,从构思设计到上色完成,我们力求将每一面墙都变成讲述乡村故事、弘扬正能量的生动画卷。在匠人范毅强的指导下,我们体验了非遗灰塑,尝试塑造简单的图案,虽然过程充满挑战,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却油然而生。走进高山茶园,我们体验了采茶、炒茶、杀青的全过程,感受到了茶叶从自然之物到杯中佳茗的艰辛与不易。我们还走访了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香江迪波拉乐园以及万果小镇,这些调研经历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让我们对乡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回顾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深感收获满满。青春在田野间绽放,担当在实践中铸就,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也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

图为钟蓉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作为红鹰实践团的一员,我在背阴村的体验丰富多彩,墙绘让乡村墙面生动多彩,灰塑体验让我领略传统工艺的魅力。毛茶制作过程中,我也尝试亲手参与杀青步骤,感受自然之味。护河行动让我意识到环保责任重大,一粥一乐传递了简单的幸福。同时,作为调研组的一员,我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了背阴村老党员的坚韧与村民游客的热情,这些深深触动着我。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懂得了珍惜与奉献。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陈子沐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三下乡之旅,是一次心灵的启程,带我远离城市喧嚣,踏入背阴村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十四个日夜,如同彩虹般绚烂,在我心里绘下永恒的色彩。在这里,我们参与了墙绘、灰塑等艺术创作,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对背阴村的热爱。毛茶的清香沁人心脾,我了解到背阴村背后的故事。一粥一乐志愿活动让我和村里的老人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护河行动让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入调研则让我更加了解乡村的现状和需求。攀登白水寨,我在这片天地间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十四天虽短,但背阴村的一切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这段珍贵的经历也激励我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见了,背阴村,感谢你给予我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个夏天,很高兴和红鹰实践团的小伙伴们一起鹰在背阴。

图为戴淡如 通讯员 李晓彤 摄

作为管院红鹰实践团的一名成员,我深刻体会到服务乡村、造福乡村的乐趣,在途中历经许多挑战,我们相互鼓励、共同成长,不断。在七彩墙绘实践中,大家以墙为纸,共同描绘背阴美好的未来,每一幅墙绘构成背阴浓厚的乡土文化,每一个宣传栏传递乡土情怀。灰塑毛茶的体验,我感受到非遗文化散发的浓厚魅力,一枝一叶传递百年毛茶历史魅力,一刻一划感受古代匠人独特智慧,也让我深深思考非遗文化的发展出路,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创新非遗传承模式,带动非遗走入大众视野。这次三下乡活动结束,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是影响着我未来的选择,让我更加坚定将来一定要回到乡村,不断为乡村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以知识回馈乡村沃土。

图为林佳琪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村三下乡之行,如梦似画,带给了我无尽的思考与感触。下乡期间,墙绘勾勒着乡间风光,灰塑体验着传统匠心,采茶间品味了自然之韵。志愿活动一起传递温暖,一粥一乐体验简朴之乐,护河行动彰显着团队的责任与担当。背阴村的每一砖一瓦,每一茶一叶,都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与故事。我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力量,感受到乡亲们的淳朴与热情。这段三下乡之旅收获颇丰,我既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又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真实,同时也感受到了乡村人民的淳朴与热情,体验到了乡村振兴的紧迫与重要。我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将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江春颖 通讯员 余梓涵 摄

经过了十四天的时间,我终于结束了我人生第一次的三下乡的活动,在此之间出现了非常多感悟和感动。在三下乡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墙绘,做旅游小册子,护河行动,帮助村委成功举办“一粥一乐”的活动。我们还有幸的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的继承人范毅强师傅一起学习灰塑的制作。和毛茶的传承人罗师傅学习如何制作毛茶的过程。我们也亲手的感受到了采茶制茶的辛苦和不易。  短短的十四天的时间,我们很快就和背阴村的村民道别。在这些天我们用我们的小小力量帮助背阴村进行小小的改变,我们也从中获得了非常多的知识。所学的知识将是我一辈子都能收益终生的知识。我非常感谢这次的三下乡活动。

图为严锦豪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退伍归来,能够参与这次三下乡活动,对我来说,无疑是给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曾经因疫情错过的“三下乡”,如今得以实现,心中满是感激,尤其是感谢老师的信任与给予的机会。作为后勤组的一员,我深知责任重大,为队伍提供后勤保障是我的责任。从清晨的第一缕炊烟,到夜晚的灯火阑珊,我始终坚守在灶台前,体能上的挑战,让我更加珍惜在部队锻炼的日子,也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初期的烹饪过程并不顺利,面对实际情况的复杂多变,一开始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那些“天塌了”的玩笑话背后,是我对未能完成任务的内疚与自责,但正是这份压力,让我不断反思、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厨艺,为队伍更好的保驾护航。队伍成员们履职尽责,能与大家一起下乡我感到很荣幸。

图为叶海珊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三下乡这个词耳熟能详,但之前从未真正的去了解过,当真正加入到红鹰这个队伍时,才对三下乡有了具像化的了解,原来下乡前后要做这么多准备。在出发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背阴村的历史文化资料、设计墙绘方案、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等。同时,我们也与背阴村村委会进行了深入沟通,确保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此次活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背阴村的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队伍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墙绘作品终于完成了。这些作品不仅吸引了众多村民的驻足观看,还引来了游客的纷纷点赞。同时还跟着范师傅学习了灰槊与毛茶的制作过程,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我们都很珍惜,这次三下乡的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图为张露萍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我们每天迎着晨曦出发,带着满身的颜料和疲惫却满足的心情归来。从最初的构思设计,到一笔一划在墙面上勾勒出轮廓,再到精心填充色彩,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和热情。每一个路过的居民投来的赞许目光和亲切笑容,都让我们深感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灰塑,从材料的准备、塑形的技巧到最后的修饰,通过亲手操作,我对灰塑艺人的敬意愈发深厚,他们用双手传承着历史,赋予了这一技艺以生命和灵魂。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毛茶的体验则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从采摘鲜嫩的茶叶芽尖,到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制作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精细的技巧和严格的要求。在墙绘中释放了创造力,在灰塑里触摸了历史,在毛茶的世界中感悟了自然,在志愿活动中传递了温暖,在白水寨的4099阶梯中突破了自己,在背阴体验了乡村的简朴和美好,在三下乡中遇到了一个很好很棒的队伍。

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感悟,携手并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奋斗书写辉煌,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余梓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梓涵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218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