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唐瑶 彭福翠)在国家对文化兴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下,以及青年学生服务基层、锻炼自我的强烈愿望驱动中,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于2024年7月13日至19日奔赴重庆市万州区瀼渡镇河溪村,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意义非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3日,服务队成员满怀敬意地踏入三峡移民纪念馆。在这里,他们深入了解三峡移民工程那波澜壮阔的背景。三峡移民工程,是面对生态压力时的英勇抉择,其复杂性与挑战性超乎想象,在这一伟大进程中,“舍小我,顾大家”的移民精神熠熠生辉,它不仅是时代的生动写照,更是青年学子应当追寻的精神灯塔。在三峡工程的宏伟篇章中,万州人民所展现出的崇高情怀,深刻诠释了三峡移民纪念馆建立的初衷与意义所在。

(图为服务队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合影留念 张海婷摄)

为了更深刻地领悟并传承这份伟大精神,实践队成员无畏盛夏的疾风骤雨,勇攀万州的陡峭梯坎,成功寻访到了极具代表性的移民——周大林先生。周先生积极响应国家的移民政策,坚定地扎根于万州城区,引领着移民群体奋力创业,最终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他不仅是一位满怀企业家精神的开拓者,还热衷于慈善事业,慷慨资助困难学生,踊跃参与抗震救灾和物资捐献,始终冲锋在支援社会的第一线。周先生及其同侪的无私付出,彰显了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我的高尚情怀,更为万州乃至全国树立了宝贵的精神标杆,不断激励着年轻一辈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

(图为服务队与周大林先生以及万县面馆员工合影留念 郭怡婷摄)

7月16日,服务队踏上前往万州区瀼渡镇瀼渡电厂的征程,深度挖掘电厂发展轨迹,追寻瀼渡电厂的榜样力量。在付厂长的详细介绍下,队员们清晰地了解到电厂艰辛的修建历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局势严峻,环境恶劣,众多工厂纷纷内迁至万州,而大量工厂的持续运转迫切需要充足的能源支持,致使万县的供电状况陷入空前紧张的局面。由于万县地区煤炭资源稀缺,兴建火电厂困难重重,好在当地地势落差显著,政府果断决策,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兴建水电站。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背景下,瀼渡电厂拔地而起,并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关键的能源支撑。作为抗战遗址,瀼渡电厂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伟大精神。

参观完陈列馆后,服务队马不停蹄地来到电厂发电的现场进行深入学习。厂房内闷热异常,嘈杂不堪,汗水刹那间便湿透了衣衫。难以想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工人们是如何日复一日地坚守岗位的。在参观完各类机械设备后,电厂职工代表谭贞辉班长深情地分享道,她在瀼渡电厂已经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二十五个春秋。她沿着在厂内工作了42年的父亲的足迹,坚守着水电人的初心和使命,守护着电厂的发电事业,日夜巡查机器,精心操控,确保了电厂发电的连续稳定,为万家灯火默默守护。瀼渡电厂历经八十余载的风雨洗礼,其背后是一群又一群像谭班长这样甘于平凡、勇于奉献的职工,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先进的爱国精神、工匠精神。服务队成员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必将以这些榜样为旗帜,奋勇向前,不懈前行。

(图为服务队与瀼渡电厂负责人付绍斌、运行班班长谭贞辉合影留念 凡鑫摄)

7月17日上午九点,服务队成员们与钟仕平爷爷围坐在党群服务中心,展开了一场温馨而又深刻的交流。钟仕平爷爷于1981年投身军旅,在部队中担任工程兵,在1983年退伍回到家乡,而后继续以工程师的身份,全力投身家乡的房屋修缮工作。钟仕平爷爷满怀感慨地说道:“自己报效祖国的时间太过短暂,心中始终怀揣着能为祖国、为乡村再多做一些贡献的愿望。”同时,他殷切期望当代青年能够胸怀祖国,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各个角落,趁着青春年华,竭尽全力报效祖国。

(图为服务队成员聆听钟仕平爷爷的故事 郭怡婷摄)

紧接着,成员们采访到了另一位退伍军人——邓兴树叔叔。邓叔叔今年55岁,曾经参与1987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以非凡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英雄篇章。邓叔叔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军人,也是一位见证了时代变迁的三峡移民。谈及军旅生涯时,邓叔叔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与坚定:“在那段岁月里,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军人的责任与荣耀。成员们不仅是战斗的勇士,更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是人民心中坚固的‘钢铁长城’。”当国家号召进行三峡工程移民时,邓叔叔毫不犹豫地成为了第一批响应者。“移民过后,国家给成员们买社保,也提供了一些经济支持……”退役后,他开了一家卤菜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鼓励青年人努力拼搏,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服务队成员与邓兴树叔叔握手合影留念 凡鑫摄)

随后,成员们与周大平爷爷进行了深入交流。周大平爷爷1969年入伍当兵,在辽宁地区驻扎,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在入伍期间,他深受共产主义事业的感召,于197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六年零四个月的军旅生涯后,周大平爷爷回归家乡,以村书记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双村工程建设,致力于为村里修路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面貌。周大平爷爷感慨万分:“如今村里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回想当年,为修缮通信,机械设备只能依靠人力搬运;而现在,道路早已畅通,设施搬运也实现了机械化,村里的老人生活也得到了保障,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成员们询问周爷爷为何能为乡村奉献几十年时,他质朴而真诚地回答:“入党是举了手、发了誓的,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周爷爷的这番话语让成员们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态要以周爷爷为楷模,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同时,周爷爷看到成员们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也由衷地希望有更多的有为青年走进乡村,用知识和热情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图为服务队成员聆听周大平爷爷的故事 郭怡婷摄)

在时光的长河深处,有一段段历史,宛如被岁月尘封的珍贵琥珀,始终闪耀着永恒的光芒。那是关于三峡移民伟大工程的岁月,一群“舍小我,为大家”的群众,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成员们深刻了解了移民历史,汲取了移民精神的养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必将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的光芒,贡献青春的力量。相信他们将以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唐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瑶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93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4-09-14
三下乡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