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李昊燃) 走进二楼的制作室,刚刚还在嬉笑打闹的队员们便立刻安静了下来。房间内井然有序,一位位制作麦秆画的老师傅们都正专注于眼前的作品,细细长长的麦秆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小小的松针、精细的花瓣、凤凰的羽毛以及苍劲有力的麦秆字。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带着对麦秆艺术的好奇和崇敬,8月6日,“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一行10人,再次来到位于蒲城县苏坊镇的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学习和体验麦秆画的制作技艺。落座后,传承人贺小媛老师便给我们每人手里发了一些麦秆。据介绍,麦杆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过程全凭手工完成。在选择麦秆时,以厚实、粗壮、色白者为最佳,因此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挑选,再进行浸泡防腐处理,让它时刻保持的自然光泽和纹理。麦秆经过泡、蒸、漂、熏之后,再剖开整平,进行烫色,充分利用麦秆本身的质地,结合温度的高低,对每个部位分先后处理。在制作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工具,通过烫色、剪裁、粘贴等手法,按照一定的主题制作。在贺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按照步骤尝试了一些简单的图案,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序却是最考验耐心的,而真正想要让每一副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怕也是很难达到。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据贺老师介绍,麦秆画这一技艺在蒲城县传承已久,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人们婚丧嫁娶、民间活动的礼法,也不单单只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因为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工艺还是私塾教育中一项必备的基础手工课。因此,当地很多家庭中的老百姓多少都懂一些。建国之后,随着私塾教育的消失,这种在孩童阶段开展的手工教育也就随之被其他课程所替代,麦秆工艺也失去了延续的教育基础,仅仅在一些有着手工艺传统的家庭中延续。
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渭北平原这片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土地上更是如此,小麦这一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不仅提供人们日常物质所需,更是在人们日常劳作之余给大家带来了精神上的富足。每一副生动的作品,都展现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期许。它更是一种时代的印记,一种劳动精神的体现,一种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人类宝贵的财富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命题。通过体验麦秆画的制作流程,大家对这一民间工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让大家对传承这一技艺的大师们肃然起敬,这一幅幅作品承载的不仅是作品本身的含义,更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农耕文化,是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更是劳动者们劳动精神的体现。今天是满载而归的一天,是让大家感到重任在肩的一天,保护非遗文化,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为“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提供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昊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昊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