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冯艳子) 为贯彻二十大精神,弘扬爱国主义,2024年7月3日至7月7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凝红铸教团队对桂林多个抗战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深入调研抗战遗址利用情况。通过走访与实时记录挖掘桂林抗战遗址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密不可分的动态联系,思考与研究两者联系与融合路径。
追根寻源探究竟,以行践思争当先
7月4日上午,凝红铸教团队前往解放日报旧址开展实地考察。旧址共有两层,整体为木屋式结构,还原当时的卧室环境。团队成员进入旧址之后,首先是参观了夏衍等人的卧室,并且记录宣传栏中的人物介绍、抗战成就以及场馆意义。其次,团队负责人引导团队成员观察该旧址展出的“旧物”,如座机电话、行李箱和衣服等,具有浓厚的年代气息。最后,团队成员在参观中发现该旧址的讲解服务形式为微信扫码。每个展出的人物和物品旁都会有一张二维码图片,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游览路线扫码倾听讲解。这些讲解扫码之后为音频形式,为照顾到听障人士,还会附带文字版讲解,小小的二维码富有人文关怀。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解放日报遗址的工作人员。通讯员 叶彦椿 摄
与时俱进促发展,集思广益焕新颜
团队成员发现,遗址的参观人群多为亲子、老人等,而高校学生较少。救亡日报遗址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工作日时高校大学生参观遗址的主力军,学校组织和自发参观占比相当,可见大学生对于铭记抗战历史,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怀较为重视。同时,为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向高校学生开设的讲解服务、研学服务与活动服务,激发高校学生的参观热情,使高校学生参观人数大幅增加,桂林抗战遗址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显著成效。另外,救亡日报遗址采用微信扫码的讲解形式,有效利用现代资源,实现遗址的活态传承。
随机采访是该团队了解大众心声的主要途径。团队成员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采访多位游客,其中来自上海的母女二人对该团队的研究内容表示高度肯定。这位母亲向团队成员了解桂林抗战遗址与广西师范大学的大致情况,并且鼓励孩子与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心得的交流。最后,这位母亲表示将桂林抗战遗址与广西师范大学作为近期旅游地点,带领孩子感受桂林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让孩子在心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种子生根发芽。此外,团队成员仍采访多位游客,他们纷纷表示对桂林抗战文化遗址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未来发展的期待,并且向团队成员提出多项可行性意见。
图为团队成员在解放日报旧址采访从事教培行业的游客。通讯员 叶彦椿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八路军桂林抗战纪念馆采访来自上海金山小学的游客。通讯员 冯艳子 摄
调研征途路漫漫,凝红铸教砺前行
经过五天时间的实地调研,凝红铸教团队依次对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李宗仁府邸、抗日救亡日报社旧址等具有代表性的桂林抗战遗址深入考察。同时,团队成员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群体随机采访,了解群众对抗战遗址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呼声,从而对其路径探索痛点进行分析与建言献策,为两者的融合与发展注入源泉活水。以行践思,凝红铸教团队立志探索出将时刻关注桂林抗战遗址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情况,后续会专注于调研报告与宣传工作,为探索桂林抗战遗址资源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提供切实可行方案与源源动力。
图为凝红铸教团队在李宗仁府邸门前合影。通讯员 刘思思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冯艳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艳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