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学子三下乡:火腿牵绕西泽梦,竹织紧缠戈平情
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陆艺 李浩)清晨,细雨微微,薄雾缭绕,宣威市西泽乡戈平村的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竹叶的清新气息。团队一行人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憧憬与好奇,踏上了走访调研的旅程。今天的行程紧凑而丰富,团队将深入了解戈平村的火腿庄园、竹编手工艺以及烟叶等农作物产业,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乡村振兴故事。
图为戈平村进村路线。 通讯员 何宇豪 摄
团队的第一站是戈平村的宣威火腿庄园。随着车辆缓缓驶入庄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风光。古树参天,碧水环绕,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晨光中的火腿庄园就静静的在一旁静候来宾。在当地村民指引和带领下,团队参观了火腿的制作过程,从选料、腌制、晾晒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通过一旁巷子里的牌匾介绍,团队了解到这里的火腿选用当地优质生猪,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不仅保留了火腿的传统风味,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图为戈平火腿庄园宣传墙。 通讯员 何宇豪 摄
走进火腿记忆传承坊,隔着窗户能看见一排排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的火腿整齐地摆放在展示架上。火腿庄园不仅是一个展示和销售火腿的平台,更是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农事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通过“旅游+农业”的模式,庄园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升了戈平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图为团队在火腿记忆传承坊合影。 通讯员 何宇豪 摄
午餐后,团队前往了戈平村的竹编手工艺基地。还未走进基地,远远地就能听到竹篾交织的沙沙声,那是手工艺人正在编织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走进基地,只见两位老人正专注地编织着各种竹制品,从实用的篮子、簸箕到精美的果篮、屏风,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面对团队的采访询问,老人热心地为团队解答着,从竹子地选择,加工,再到用双手一条一条将竹条巧妙交织在一起,编成眼前小巧精致的艺术品。其中蕴含的是人民的智慧,是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传承。团队还从老人哪里了解到西泽乡政府也积极扶持竹编产业的发展,通过投资移栽竹子、组建竹制品加工合作社、外聘竹编老师开展培训等方式,逐步将竹编产业打造成为全乡的长效发展产业。
图为正在编织竹织的老人。 通讯员 何宇豪 摄
别过竹艺坊,团队来到了戈平村作物种植基地。此时正值烟叶、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生长的旺季,一片片翠绿的烟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个大粒肥的玉米压倒枝头,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丰收故事。宣威市是云南省的优质烤烟主产区之一,而戈平村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里的烟叶以其清甜香风格和干净舒适的品质备受市场青睐。团队了解到,戈平村的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中叶便开始大规模种植。如今,烟叶、玉米等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农作物种植基地。 通讯员 何宇豪 摄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烟叶种植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戈平村从选种、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烘烤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科学化操作。这不仅提高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此外,宣威市还积极探索“粮烟协同”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制度和轮作制度,实现了粮食和烟叶的双丰收。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居民作物种植情况。 通讯员 何宇豪 摄
一天的走访调研结束了,但团队的心灵却久久不能平静。戈平村的火腿庄园、竹编手工艺和漫山静待丰收的农作物让团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无论是火腿庄园的创业者还是竹编技艺的匠人,他们都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这种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团队学习的榜样,团队被戈平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所感动。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带动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戈平村通过发展火腿庄园、竹编手工艺和烟叶产业等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队要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团队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繁荣发展。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陆艺 李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天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