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余元智)千里莺啼绿映红,乡村振兴正当时。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于2024年8月11日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梨园开展了雪梨产业助农活动。
图1 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梨园合影
下午1点,实践团来到咯尔乡,与当地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金川雪梨产业发展历程。金川雪梨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金川县独特的自然气候造就了雪梨的高品质和好口感,雪梨也逐渐成为当地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
金川县作为川西高原梨产业的发源地,近年来从单一的种果,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金川县科技与农牧局经作站罗林说道:“当地的百姓挣钱的门路少,主要靠雪梨产业养家糊口,这样一颗小小的‘梨’,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
图2 金川县果树技术人员与实践团成员座谈交流
图3 实践团成员与古雪梨树合影留念
实践团成员余元智询问道:“金川雪梨是300多年来一直都在栽种这一品种吗?”,罗林解释道:“金川雪梨是一系列品种,原本有50多个本土品种,后来经过不断改良选育,优化扩增到89个品种。”据了解,金川县一直注重梨品种保护,担起保护梨树种质资源的重任,积极推广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这也使得金川雪梨历久弥新、品种日益繁多。“种质资源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不仅要不断改良优化,还要把它牢牢地攥紧在我们的自己手里。”张猛老师对此感慨道。
图4 金川县种梨大户刘维建果园中的红香酥梨
图5 金川县兴和家庭农场种植的早白蜜梨
梨园每棵果树都硕果累累,实践团成员对如何科学控制产量和梨园管理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一棵树上究竟能留多少果是有讲究的。”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的雪梨种植大户刘维建在自家的梨园里自信说道。刘维建和他的儿子刘兴和多年来一直经营管理着这片梨园,对于雪梨的种植、管理、加工、销售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这也是团队成员在课本上所找寻不到的知识结晶。
图6 实践团成员进入刘维建梨园参观
深入梨园,刘维建介绍着自己种植的梨树品种,例如长把黄花梨、翠冠梨、早白蜜梨、黄金梨等。“每棵梨树可产60—80斤梨果,每亩可以栽种梨树110株,每亩纯收入可达13000元,”刘维建说道,“今年由于降雨量增多,在金川县本来不需要套袋的翠冠梨,果实表面形成了严重的锈斑,对果实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团队成员在观察梨树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对此,实践团成员给刘维建提出了建议:可采用二次套袋技术,并科学合理使用杀菌剂对梨果锈进行防治。
图7 刘维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梨树品种
图8 实践团成员察看不同梨品种挂果情况
果园配套了相关加工设施,可以进行雪梨膏、雪梨白兰地酒的生产加工。对于雪梨膏,清洗后的雪梨放入设备中进行熬制,使其浓缩成糊状后进行过滤,灭菌包装,20斤的雪梨鲜果能熬制出一斤的雪梨膏;对雪梨果汁进行蒸馏制酒并窖藏,得出纯度较高的蒸馏酒则是雪梨白兰地。
图9 刘维建向实践团师生介绍雪梨白兰地酒的生产工艺
图10 金川雪梨的系列加工产品
此次金川县雪梨产业助农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见证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起的重要作用,感受“三农”情怀在实际意义上的展现。期待更多乡村能依靠自身产业特色,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走上致富道路。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余元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元智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