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7月13日-19日无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的“常韵寻迹”小分队围绕“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实践主题,在常州市开展了参观常州博物馆,了解梳篦文化,以及学习常州红色文化等一系列活动, 与常州这座蕴含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进行对话,探寻其背后文化丰富的内涵与意义,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追峥嵘岁月,寻文化根脉
为感受常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来到了常州市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史文化陈列馆。在这里,仿佛打开了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从远古时期的石器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从秦汉的陶俑到唐宋的书画,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段过往的故事,同时也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匠心。接着在临时展览厅,团队成员们有幸欣赏到一场关于常州地方民俗的特别展览。那些色彩斑斓的民间工艺品,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生动地展现了常州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图1为团队成员在博物馆历史展厅前合照留念
图2为部分成员听博物馆讲解员进行讲解
除了传统的文化,常州也是一座红色文化背景十分深厚的城市,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历史,而且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革命人物,如瞿秋白、张太雷等人,为了解革命烈士的平生和英勇事迹,学习常州的红色文化,团队成员先后来到了瞿秋白故居和张太雷纪念馆。故居内陈列着瞿秋白生前的照片、手稿、书籍等珍贵文物,这些展品详细记录了瞿秋白从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的历程。故居的后院,有一棵瞿秋白亲手种植的桑树,历经风雨,依旧郁郁葱葱。这棵桑树见证了瞿秋白在这里度过的青春岁月,也象征着他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离开瞿秋白故居,团队成员来到了位于常州市天宁区的张太雷纪念馆。纪念馆门前,张太雷的雕像巍然屹立,展现了他英勇无畏的气概。
纪念馆内,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详细展示了张太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此次瞿秋白故居与张太雷纪念馆的探访之旅,让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的初心与使命,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此外也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历史的魅力和力量,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图3为瞿秋白故居门前
图4为成员驻足浏览张太雷先生的事迹
图5为成员与张太雷先生的雕像合影留念
文化传承,聆听梳篦的故事
在民俗文化方面,常州梳篦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经15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常州梳篦便享有“宫梳名篦“的美誉。为了解和学习这一非遗文化,团队成员来到了常州梳篦博物馆。梳篦博物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梳篦,从古朴的木制梳子到精美的象牙篦子,每一件展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在博物馆的展示区,成员们看到了梳篦的制作过程。传承人现场演示了从选材、设计、雕刻到打磨的一系列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体现了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在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区,成员们看到了传统梳篦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设计师们巧妙地将梳篦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中,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些创意产品不仅美观实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传承。
图6为团队成员驻足观赏梳篦作品
图7为展馆内部分精美的梳篦作品
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
常州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对常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更丰厚的兴趣,相信他们会在家乡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常州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进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肖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