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陈博敏)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响应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行动和“双百行动”的号召,推动潮阳三瑰宝的活态传承,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色DNA实践团于7月16日前往汕头市潮阳区开展了2024年暑期“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文光街道工作人员合照 肖锐涛 摄

7月16日,团队抵达了潮阳区文光街道办事处,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针对潮阳区的三瑰宝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寻找传承和推广潮阳三瑰宝的方案。

图为实践团与文光街道开展座谈会 肖锐涛 

   7月17日,团队前往潮阳区竹音艺术中心,访谈潮阳区笛套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和潮阳区非遗项目笛套大笛制作技艺传承人--姚泽勇老师,通过姚老师详细地介绍,进一步了解潮阳笛套音乐的发展历史、演奏手法、用途,笛子制作工艺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笛套传承人姚泽勇老师 胡剑琴 摄

晚上来到了潮阳区凤肚公园潮阳桃园英歌队训练基地,深刻感知潮阳桃园英歌队的发展历程。在本次探访活动中,团队成员与桃园社区老干部张镇雄等前辈们促膝长谈,聆听老师们讲述桃园英歌队的发展故事,同时对桃园英歌队的队长郑浩彬进行了采访,郑队长耐心细致的向我们介绍了潮阳桃园英歌舞的服饰、动作以及示范了不同道具的演奏方法。

图为实践团与桃园英歌队大合照 肖锐涛 摄

7月18日,红色DNA实践团抵达潮阳剪纸省级传承人魏惠君老师所在的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和体验活动。潮阳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魏惠君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潮阳剪纸的发展过程、技艺传承以及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分享了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传统技法以及现代创新应用。随后,魏惠君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们体验了一趟生动的剪纸课堂。

图为魏老师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剪纸。区韵琳 摄

团队以“潮阳三瑰宝”为灵感设计,以“致敬+传承”的表现形 式,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孵化 IP 人物,借非遗 IP 注入“三瑰宝”文化精神

团队以桃园英歌队为原型,设计了相应的英歌舞IP人物——“舞盈盈”,整体采用红色和黄色的色调,寓意着英歌舞和潮阳群众的热情喜庆,IP人物中的服饰简化传统的龙图腾,表示祥瑞与吉祥。

图为实践团以桃园英歌队为原型设计的IP人物--“舞盈盈”

将IP人物的衣服图案选择了潮阳地区专属的红桃粿的图案,将两个属于潮阳地区的文化联系起来,设计了剪纸风格的IP人物——“简巧巧”。

图为实践团设计的剪纸风格IP人物--“简巧巧”

遵循了潮阳笛套表演队的队服,采用了表演队衣服上的花纹和造型,选择了喜庆的红色配上金丝勾线,设计了一个古风色彩的笛套音乐IP形象——“笛悠悠”。

图为实践团设计的笛套音乐IP人物--“笛悠悠”

团队以三个独特的IP(英歌舞、笛套音乐和剪纸)形象为载体,将这些文化瑰宝转化为摇摇乐形式的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在轻松愉悦中得以传承和发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现出无限的创新活力。

图为团队以三个IP设计的摇摇乐文创产品。通讯员 朱熙桐 摄

同时团队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现代创意的融合,旨在打造一个既能传递地方特色,又能激发探索欲望的视觉与信息载体——文旅地图,正面图主要由封面、文化介绍、美食介绍以及文光街道简介构成。背面页主要由历史文化融合、自然与建筑的和谐、旅游路线设计、视觉艺术与信息传达四个方面构成。

图为团队设计的文旅地图正面。通讯员 曾奕涛 摄

图为团队设计的文旅地图背面。通讯员 曾奕涛 摄

在随后的研学活动中,红色DNA实践团采用深入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当地居民对传承和推广潮阳三瑰宝的了解程度和宣传建议。实践团员针对潮阳区非遗三瑰宝的特点,设计英歌舞、剪纸、笛套音乐人物IP、绘画潮阳区文旅地图,结合新媒体平台、宣传视频等多元化传播媒介,把“潮阳三瑰宝”文化与文旅地图进行宣传与推广,获得了多平台的认可,被主流媒体报道多篇,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为文光街道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调查潮阳三瑰宝的知情度 肖锐涛 摄

此次研学之旅潮阳三瑰宝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深深镌刻于红色DNA实践团每一队员的心扉,传承潮阳三瑰宝不仅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水源绵延不绝的滋养,更要坚持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浸润脚下的热土,使其成为助力潮阳区发展的深厚滋养和深层动力,在用文化理解现代生活,观望未来发展轨迹的探索中,让潮阳三瑰宝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化作每一个国人心中的明珠,永远熠熠生辉。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潮阳博物馆合照 区韵琳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博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博敏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46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