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王姿)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泉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因此2024年7月4日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院2021级和2022级城乡规划同学组成的“海漫瓷都”德化海丝文化体悟行实践队,开展了“感悟遗风古韵,传承文化薪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实践队前往泉州市丰泽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探寻非遗文化潜藏的奥秘,感受非遗文化之美。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合影。通讯员 王泽潮 摄

德化白瓷:指尖上的艺术

德化白瓷享有“中国白”的美誉,洁白的胎体、优美的造型、精致的装饰使德化白瓷成为中国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实践队队员在参观非遗馆时首次了解到德化白瓷瓷塑的八个步骤——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四个流程——制模、脱模、整修粘合、装烧,并配合一定的专业工具与高超的手艺,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新奇又惊讶:白瓷手工艺者如何仅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制作出精美绝伦的作品?于是实践队联系到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林雪丽老师,在她的指导下体验白瓷制作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捏。看似简单的工序,实际操作并不容易,老师将一块陶土仅通过手指的揉搓、按压便能成型,而队员们却在制作中遇到许多困难:陶土干裂、无法将小体块粘合……老师随后告诉队员白瓷的制作讲究熟能生巧,大胆心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打磨胚体,不骄不躁,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图为林雪丽老师在讲解白瓷的制作过程。通讯员 王泽潮 摄

在切身体验之后,实践队员们对白瓷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作品表面,而是从更深层次意识到传统白瓷手工艺者的执着与毅力,他们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将现代技术与古老技艺相结合,让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再次焕发生机。

图为实践队员王泽潮在体验白瓷制作工艺。通讯员 顾欣 摄

漆线雕:金丝银线绘就东方美学

在非遗馆实践队员们认识了泉州佛像雕塑技艺的省级代表传承人詹宁宁老师。漆线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起源于古代佛像装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而且是受宋元线雕工艺启发而产生的独立工艺类型。为了更深入全面了解漆线雕的制作工艺,2024年7月5日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詹宁宁老师的工作室-西藏国佛雕。

图为詹宁宁老师讲解漆线雕在佛像上的应用。通讯员 王泽潮 摄

工作室中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漆线雕作品,其细腻的线条、繁复的图案、多层次雕刻、绚丽的色彩吸引着队员们在一件件作品前驻足欣赏拍照。在詹宁宁老师细致的讲解下实践队队员们了解了漆线雕的发展历程、各种技艺手法、使用材料、适用题材,并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队员们动手实践,切实感受漆线雕工艺的魅力。队员们分别选择了东西塔、燕尾脊、钟楼、洛阳桥进行创作:首先将漆线沿着底稿缠绕固定,再上彩修饰,即可完成一件简单的漆线雕作品。

图为实践队员们带着各自的漆线雕作品与詹宁宁老师合影。通讯员 王泽潮 摄

在此次实践中,队员们一致认为欣赏漆线雕与白瓷作品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自信和传承精神的展现。大力发扬并传承这些非遗文化,让历史的智慧与美的力量穿越时空,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的传统工艺,在未来定能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果区域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