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日讯(通讯员 迟梦颖 王颖)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共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引路者”志愿服务团队赴桐城市开启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征途。活动的第一天,他们探访了桐城市博物馆、文廟以及闻名遐迩的六尺巷,以青春之名,探寻文化之根,助力乡村振兴。
桐城市博物馆:历史的低语,文化的盛宴
夏日的阳光洒在桐城市博物馆古朴的建筑上,仿佛为这次文化之旅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缓缓步入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映入眼帘,从古代陶器到近现代历史资料,无不诉说着桐城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学生们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团队成员在博物馆前合影(邓贤状摄)
文廟:儒家文化的圣地,心灵的洗礼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庄严肃穆的文廟。作为古代祭祀孔子及儒家先贤的场所,文廟内古木参天,碑刻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与历史的厚重感。学生们在这里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向孔子像鞠躬致敬,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漫步在文廟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们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与先贤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和升华。
团队成员进入文廟(邓贤状摄)
六尺巷:谦让之风的典范,乡村治理的启示
最后,团队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六尺巷。这条狭窄而深长的巷子,因“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佳话而名扬四海,成为了中华民族谦让美德的生动写照。学生们漫步在六尺巷中,听老师讲述这段历史故事,无不感叹于古人的智慧和胸襟。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谦让精神带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面对农村工作,促进乡村和谐与发展。
团队成员在六尺巷口合影(邓贤状摄)
首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成长的启航。“引路者”志愿服务团队在这片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与方向,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迟梦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迟梦颖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