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陈婕 戴淡如)为扎实推进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2024年暑期,广东培正学院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背阴村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团队全体成员在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中了解镇情、村情、民情,并在实践中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图为大合照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图为大合照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一、绘就新篇,美化乡村
手绘墙画美背阴,文化振兴味正浓。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广东省委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总体要求,管院红鹰实践团于2024年7月12日—7月19日到背阴村用艺术为乡村赋能,以墙绘的形式美化乡村环境,为背阴乡村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了背阴村村民及广大游客的驻足观看,有效打通乡村人民群体欣赏艺术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当地村民认识美、创造美,感悟文化精髓、坚定文化自信。
图为红鹰实践团队员为墙面刷漆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图为绘画过程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二、灰塑匠心,非遗魅力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管院红鹰实践团于2024年7月15日—7月17日,与广州市增城区非遗灰塑传承人范毅强共同体验灰塑创作。通过制灰、构图、批底、批灰等环节,体会到了灰塑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细的雕刻工艺,独特的灰塑工艺展现着中式美学独有的浪漫与手工匠人精益求精的品格。活动结束后,管院红鹰实践团为范师傅赠送锦旗,向范师傅表示感谢。
图为非遗灰塑传承人范师傅指导队员进行创作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图为红鹰实践团指导老师与非遗灰塑传承人范师傅 通讯员 余梓涵 摄
三、调研振兴,研韵著篇
一展“红”图调研行,共“鹰”筑梦践青春。为深入了解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背阴村现状,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管院红鹰实践团于2024年7月17日,踏上本次下乡的调研之行。红鹰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近年来背阴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文旅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入了解广州市派潭镇乡村现状,探索乡村振兴、融合文旅发展的有效路径,为乡村的振兴征程贡献青春力量,更好地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并促进当地振兴进程。
图为调研宣传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图为大合照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四、乡村同心,志愿同行
青春下乡践初心,志愿服务暖背阴。为深入推动落实“百千万工程”,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动员、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2024年7月19日,管院红鹰实践团在背阴村开展“一粥一乐”爱心公益志愿以及巡河护河志愿活动,通过为老人准备早餐,对背阴村长者传递浓浓温情;躬身力行于背阴河,共护背阴村的一片碧水蓝天,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让志愿精神持续闪光,切实发挥青年志愿服务效能,以实干为乡村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志愿者的青春风貌。
图为“一粥一乐”爱心志愿活动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图为护河志愿活动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五、文旅相映,路线成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底蕴,“盘活”乡村文化资源。2024年7月20日,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深挖背阴村特色文旅资源,根据背阴村当地文化特色为主题设置三个旅客打卡集章点,丰富背阴村旅客的旅游体验,激发背阴村文旅融合新活力,增强旅客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认同,有效地促进旅客与背阴村之间的情感互动。
图为活动现场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图为大合照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同时,管院红鹰实践团为深入了解背阴当地旅游资源,进一步探索背阴文旅乡村振兴新模式,以“岭南梦,客乡情”为主题制作背阴特色文旅手册,展现背阴文化魅力。团队成员深入探究背阴村历史发展背景,发掘村内旅游资源特点,搜集当地特色美食,充分发挥文旅专业优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制作背阴特色文旅手册。手册轻叩“传统”之门,用“经典元素”点亮“传承火炬”,在“疏源浚流、包藏古今”中为“特色文旅”增量。
图为背阴特色文旅手册 通讯员 江春颖 摄
图为背阴特色文旅手册 通讯员 林佳琪 摄
六、废旧焕新,宣传再启
废旧宣传栏焕新颜,共筑背阴文明“新图景”。2024年7月22—7月23日,管院红鹰实践团结合背阴村实际对废弃的10处宣传栏处进行精心设计制作并安装上栏,有效美化背阴环境,点亮背阴文明新图景。管院红鹰实践团以实际行动完善和更新宣传栏文明标语和内容建设,着力营造美丽背阴的良好氛围,推动背阴村村民及广大游客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背阴治理“源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粘贴宣传栏海报 通讯员 余梓涵 摄
图为粘贴宣传栏海报 通讯员 余梓涵 摄
七、视觉文旅,寻觅背阴
一步一镜一助力,共筑背阴文旅梦。管院红鹰实践团通过镜头记录拍摄激活背阴村非遗文化“毛茶”、 “灰塑”以及红鹰助力百千万采风的素材,剪辑具有背阴乡土非遗文旅情怀的宣传片,进一步发掘背阴文化旅游资源,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助力背阴乡村旅游发展。
八、宝藏毛茶,独特魅力
为感受茶文化承载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管院红鹰实践团与派潭镇背阴村毛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罗凤球共同体验毛茶制作过程,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宣传毛茶制作的整个过程:采茶、炒茶、揉茶、晒青等工序,让观众朋友们同红鹰实践团一起感悟背阴毛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聆听背阴“救虎送毛茶”的故事,体会毛茶所蕴含的历史韵味。毛茶制作工艺中的每一片叶被匠人赋予新的生命和温度,凝结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为公众展示着毛茶文化所蕴含的非遗底蕴以及文化自信。
图为采茶过程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图为炒茶过程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图为毛茶直播 通讯员 潘颖彤 摄
九、校地联手,双向奔赴
图为红鹰实践团指导老师与背阴村村长 通讯员 余梓涵 摄
管院红鹰实践团赴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背阴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25日圆满结束。实践活动中,背阴村村委发挥协调与统筹作用,为管院党委红鹰队开展实践活动保驾护航。“乡村振兴头雁领航,校地携手共绘新篇”,管院红鹰实践团向派潭镇背阴村村委会赠送锦旗,表达对背阴村真挚的感意。同时,管院红鹰实践团成员们以实干点燃激情、用行动谱写华章,得到背阴村委员会的高度赞扬,并发来感谢信。
图为感谢信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图为感谢信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青年一代有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管院红鹰实践团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见证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同时深刻体会到作为青年学子的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管院红鹰实践团将继续秉承初心、勇担使命,进一步把自身技能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为地方发展增势赋能,不断丰富实践成果,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图为大合照 通讯员 王佳泰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婕 戴淡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梓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