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刘书桢) 丝绸之路,承载着千年的文明与智慧,甘肃兰州刻葫芦,凝聚着民间艺术的精湛技艺。为深入探索丝路文化与刻葫芦的交融之美,传承历史,开拓创新,弘扬中华优秀非遗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强国的嘱托,2024年7月23日至26日,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丝路上的非遗”暑期“三下乡”文化传承实践团成员前往甘肃省刻葫芦非遗传承人陈兵老师的工作室开启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
刻葫芦非遗传承人陈兵老师简介。 实践队成员 刘书桢 供图陈兵老师是甘肃兰州陈氏雕刻葫芦的第二代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的父亲陈唯一,是一位雕刻葫芦名家。她12岁时就跟着父亲开始学习雕刻葫芦,16岁时跟随父亲去敦煌莫高窟临摹三个月,为了热爱克服了种种困难。踏入陈兵老师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且独一无二的葫芦。实践成员充满了好奇和敬意向陈兵老师了解葫芦独特的艺术。“从清末到现在,刻葫芦的工艺和历史,见到的葫芦都是刻的满满的,父亲要求图文并茂,不能留白太多,所以每一个葫芦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陈兵老师讲解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昌盛的基石,非遗文化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瑰宝,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文化、艺术和思想的交流之路。陈兵老师认为:“现在对刻葫芦的传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文创,由于流传的都是老工艺、老手法、老技艺,缺乏创新灵感;其次是缺乏传承人,很少有人用心做刻葫芦,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特别需要年轻人来把刻葫芦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刻葫芦这门 非遗技艺需要新青年将其传承下去,为其注入新的生机。
实践队成员对刻葫芦非遗传承人陈兵老师进行采访。实践队成员 刘书桢 供图在了解完刻葫芦的历史渊源并结束对陈兵老师的采访后,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成员开始亲身体验刻葫芦,拿起一个光滑圆润的葫芦,陈老师轻轻伏笔画下了夏月最具代表性的荷花,在陈老师讲解完拿刻刀的技巧后,实践团成员小心翼翼地握住刻刀,轻轻地在葫芦表面比划着,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当刀尖第一次触碰到葫芦时,那细微的阻力让实践团更加谨慎,每一次下刀都需要全神贯注,力度的掌握、线条的走向,都在考验耐心和专注力,这种专注与投入让实践团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安宁。当最后一朵荷花完成时,实践队成员凝视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对这门传统艺术的敬畏,但花叶等画面的刻画完成并不代表陈氏刻葫芦的全过程,陈氏刻葫芦讲究画面要满,同时一定要配有文字,在陈兵老师的指导下在实践队成员在葫芦上刻下“丝绸之路”及日期作者等,文字的刻画结尾才是刻葫芦的正式完成。完成后的葫芦随即便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情感与故事。
实践队成员在陈兵老师指导下刻葫芦。实践队成员 刘书桢 供图
近年来,锦州医科大学已在多个地区开展一系列非遗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以托起“丝路绵延千年文脉,非遗蕴含灿烂文明”。通过此次体验刻葫芦,更是发觉非遗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内心的磨砺。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体验让实践团更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遗刻葫芦,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老一辈艺人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每一道线条,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故事。同时不同类型的葫芦在丝绸之路上更是通过与西域的贸易联通推进了丝路上的农业器具发展,并沿用至今。葫芦谐音福禄,希望能共同携手,让这丝路上的璀璨明珠——非遗刻葫芦,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将这份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将这份福禄传承下去。
实践团出发前合照。实践团成员 于岸鑫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刘书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书桢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