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潘聆怡 华轶淼) 为积极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深入基层调研教育和社会发展状况,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微光筑梦-心灵双约教育帮扶践行团于7月8日至8月9日赴新疆222团、新疆五一农场、江西萍乡、江苏徐州、江苏泰州开办假日学校,助力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多彩且充实的暑假。

强基:查漏补缺强根基,巩固基础展新图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为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团队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团队成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层次,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基础学科的知识。同时,采取辩论、演绎、口诀等形式,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团队成员还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暑假作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查漏补缺,强基固本,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上语文写作课

美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之美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认同,筑牢文化自信,团队成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特长,在常规课程之外开设了诗词鉴赏、声律启蒙、非遗文化、话剧演绎等特色课程。孩子们通过剪纸、诗词朗诵、制作漆扇、表演话剧等课堂形式,深刻领略了传统非遗之美。

图为孩子们进行汉服走秀表演

创新:探索科技奥秘,启迪智慧之光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当代,加强科学教育至关重要。为提升乡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团队开设了自然科普、科学实验等课程。自然科普课带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教会了他们观察和辨别大自然中潜在的一些危险;科学实验课则是引导孩子们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乒乓球、塑料瓶、小苏打等,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观察其产生的科学现象,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图为学生通过观察科学现象思考原理

此外,团队还为孩子们安排了科技馆之旅。在虚拟现实展区,学生们佩戴上特制的VR眼镜,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不同的科学场景,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在机器人展区,学生们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互动,了解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在生态环保展区,学生们通过参与环保互动游戏,深入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带领孩子们参观科技馆

法制: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团队携手司法所开展了普法宣讲活动。团队成员们紧密围绕“校园霸凌”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校园霸凌的法律后果及应对策略,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校园霸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团队成员还带领他们参观了社区矫正宣告室、人民调解室、党建活动室等场所。通过实地参观,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日常运作,更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进一步坚定了学法、守法、用法的决心。

随后,团队成员们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他们从中国法治进程的辉煌历程讲起,逐步引入《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们展示了法律在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鼓励学生们要学法、守法、用法,让法律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后盾。

图为团队成员向学生们进行法治宣讲

推普:加强民族团结,共筑语言桥梁

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号召,提高当地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促进语言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团队还开展了推普特别活动。

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他们通过唱歌、讲故事、绕口令、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普通话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图为团队成员教孩子们读准字音

针对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团队还特别开设了书法课程,从最基本的书写姿势、握笔、运笔等开始教学,细心指导孩子们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通过系统的训练,孩子们的书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孩子练习书法

铭记:追寻红色基因,书写革命篇章

在日常课程中,团队还巧妙融入了红色主题教育。团队成员带领小学生们学唱红色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等,通过歌声传递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同时,还通过讲述革命故事、观看红色影片等方式,让小学生们了解党的历史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图为孩子们学唱红色歌曲

团队还邀请了81岁高龄的兵团老兵甘大国爷爷,带领孩子们参观文史馆。甘爷爷讲述了王震将军率部挺进新疆,为巩固边防,保卫革命成果,10.5万驻军官兵就地转业,建立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光辉事迹,宣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为国奉献”的屯垦精神、兵团精神,还鼓励孩子们作为兵团后代,应当追寻先辈足迹,为祖国发展建设做贡献。团队成员还充分发挥历史学专业优势,将对甘爷爷采访内容整理成口述史,让兵团故事、兵团精神在更广袤的土地上发扬光大。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参观文史馆

家访:家校携手访真情,共育幼苗筑未来

为调查教育国情,深入了解教育实况,团队成员利用周末走进社区进行家访,收获了家长学生们的热情款待和积极配合。家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细致地询问了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生态以及家庭教育投入的现状。面对基础设施尚待完善、娱乐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挑战,团队注意到,这些因素间接导致了年轻人口的流失与出生率的持续走低。当地教育领域的竞争氛围相对宽松,却也凸显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迫使许多家庭不得不远赴市区,为孩子寻求补习班与兴趣班的机会,以及更高质量的高中教育。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家访

在与中小学生的直接交流中,团队成员耐心倾听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与挑战,并基于个人经验与专业见解,提出了中肯而实用的建议。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当前面临的难题,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与潜能。

家访即将结束时,团队成员们还精心准备了书籍作为礼物,赠予了每一位学生。这些书籍承载着团队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与深切期望,鼓励他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断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为将来能够回馈家乡、贡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夏日蝉鸣的渐渐远去,为期一个月的2024年微光筑梦-心灵双约教育帮扶践行团暑期假日学校活动,也在一片温馨与不舍中缓缓落下了帷幕。这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结束,更是无数心灵碰撞、梦想启航的新起点。

图为结课仪式师生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心灵的约定却永远不会结束。我们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也将成为微光筑梦-心灵双约教育帮扶践行团每一位成员心中永恒的记忆与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心灵之约,继续携手共绘成长的蓝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潘聆怡 华轶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聆怡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41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