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汪乐洋)心有所信,方能远行。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定实践初心,引领前进方向,2024年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赴云南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念碑进行瞻仰学习。
图为实践队前往罗炳辉将军纪念馆。通讯员 张璐凯 摄
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登上一级级的台阶,队员们仿佛看到罗炳辉将军短暂但不断攀登向上的一生。罗炳辉将军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3个军事家之一,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战士。实践队员们跟随讲解员老师的步伐,从毛主席写给罗炳辉将军的一封信开始,徐徐展开罗炳辉将军从军抗日、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
图为实践队在纪念馆内学习。通讯员 许樟则 摄
贫家少年,胸有壮志
罗炳辉于1897年出生于云南彝良,家境贫寒,生活艰苦但他自小便向往自由、平等,与黑恶势力抗争。于是他决然走出故乡,跋涉至昆明加入滇军,开启从军生涯。“小小年纪,思想独立,一身正气,自强不息,真不愧是将军!”队员王文瑶感叹道。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馆内资料。通讯员 许樟则 摄
一身正气,追求真理
罗炳辉才能出众、作战勇敢升至营长,但因旧军队的军阀腐败、无所作为让他心生不满,他很快接受进步思想,于1929年7月化名“罗南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队员陈曦发言:“他选择放弃旧军队优渥的物质条件,转而加入精神力量丰满的共产党队伍,这是罗炳辉将军一生的重大转折点。”
图为馆内展出资料。通讯员 许樟则 摄
驰骋疆场,积劳成疾
将军每次指挥作战都倾注大量心血,身体渐感不支,但仍坚持亲临前线。常绑在马背或躺在担架上指挥。1946年6月21日,将军在返回临沂途中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临沂县兰陵镇逝世,年仅49岁。面对一位军事才干的逝去,朱德将军作为罗炳辉将军的亲密战友曾题:“炳辉同志纪念,革命彻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望着将军骑马指挥作战的雕像,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一位农民翻身做将军的艰辛历程,看到了将军眉宇间杀敌救国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馆内了解历史。通讯员 王文瑶 摄
斯人虽去,精神永存
在三十多年为国家解放、人民自由的抗战革命生涯中,罗炳辉将军用实际行动践行“做人民的儿子,为人民尽孝,为革命尽忠”的诺言,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赢得了全党人民的尊敬。
图为纪念馆内展出资料。通讯员 许樟则 摄
参观结束后,队员苏宇憬同学与汪乐洋同学相继步入多媒体室分享观后感悟。
“罗炳辉将军一生追求真理,英勇作战,始终为了平等、自由而不懈奋斗。他是人民的功臣,是中共党员的榜样,我们要继续发扬罗炳辉将军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忠于国家的精神,展现出我们青年一代该有的精神风貌,坚定理想报国的人生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苏宇憬同学感慨道。
图为苏宇憬同学跟随了解学习馆内资料。通讯员 张璐凯 摄
汪乐洋同学也表示:“罗炳辉将军作为千千万万投身于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员的一员,他的精神事迹、贡献壮举尤为突出,我们能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不能忘记这是罗炳辉将军等老一辈革命家用一生奋斗来的。彝良县建立该纪念馆,不仅提升了彝良县人民的文化自信,又激励着彝良县及全国人民学习践行罗炳辉将军的精神事迹。”
图为汪乐洋同学分享个人感想。通讯员 张璐凯 摄
革命史诗,英雄不朽——抗战胜利纪念碑
实践队员们步入昆明市抗战胜利纪念堂,学习回忆发生在云南红土地上鸦片战争以来革命先驱同人民艰苦抗战、共同谱写的光辉革命历程,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始终铭记和平不易,奋发图强继续前进。
图为实践队学习纪念碑资料。通讯员 王卉 摄
实践队员来到抗战胜利纪念碑下,注视着纪念碑上的文字:正面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后题刻为“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云南,保卫祖国边疆,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座庄严的石碑,体现着中华民族饱经风霜后依然顽强抗敌的强大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图为实践队在纪念碑前合影。通讯员 许樟则 供图
在红色研学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看见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只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将人生目标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中去,明白青年之担当,青年之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而不懈奋斗!
图为实践队在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前合影。通讯员 许樟则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汪乐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文瑶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