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陈洵钰 王炯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兴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兰城潮韵实践团于7月11日踏上了前往普宁文化馆的参观与学习之旅。这是一次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和学习,深入了解地方文化,提升实践团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接下来跟着兰城潮韵实践团一起走进普宁文化馆吧!
实践团成员们一踏入普宁文化馆那古朴而雅致的门槛,瞬间被一缕清脆悦耳、又略带稚嫩的潮剧唱腔轻轻牵引,那旋律仿佛穿越时空的细语,悠悠扬扬,回荡在馆内每个角落。
图为普宁文化馆内潮剧班正在上课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循声而去,看见一群天真烂漫的小童,他们坐在椅子上,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随着悠扬的音乐节奏轻轻摆动身体,那清脆悦耳的童声随之而起,唱出了潮剧特有的韵味。同时眼神中闪烁着对潮剧艺术纯真的热爱与向往。他们虽显生涩却饱含认真,每一次开口都倾注了对古老戏韵的虔诚传承,让整个空间弥漫着一股清新而又庄重的气息,仿佛连空气中都跳跃着文化的韵律,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这份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好之中。实践团成员们也被这一幕深深吸引,他们静静地站在一旁,用心感受着这份来自孩子们纯真热爱的力量,以及潮剧艺术跨越时空的魅力与传承的温暖。
图为老师在给潮剧班学生上课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非遗展区,作为普宁文化生命力的璀璨舞台,无疑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以一种生动而深刻的方式,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一个关于普宁的故事,从每一件精细的工艺品到每一出扣人心弦的戏剧舞蹈,无一不展示了普宁人民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它们承载着普宁乃至潮汕地区的传统精神和文化底蕴,展现了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据实践团的了解,普宁的嵌瓷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嵌瓷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写实风格、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闻名,被潮汕人民、港澳同胞以及东南亚华侨所喜爱。而嵌瓷的精巧,让实践团成员叹为观止。艺术家们以陶瓷碎片为材料,通过精心的切割、拼接和镶嵌,创造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画面。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实践团成员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
图为普宁文化馆内嵌瓷展区 通讯员 谢沛君 摄
图为普宁文化馆内嵌瓷展区 通讯员 谢沛君 摄
图为普宁文化馆内的嵌瓷展区 通讯员 谢沛君 摄
普宁英歌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它分布在普宁市的各个乡镇和街道,其中以南山英歌最为著名。同时普宁英歌是一种阳刚有力的男性群体舞蹈,展现了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和英雄气概。表演者穿着武士服装,手持特制双短棒,扣击起舞,并配以锣鼓和螺号的节奏。他们通过绘制面具和梁山泊英雄的形象来塑造角色形象,动作套路多样,构成了独特的律动和壮美的场面。
图为普宁文化馆内非遗展示厅的英歌展区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普宁英歌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节奏、舞法和表演形式:
快板英歌节奏快,鼓点紧,运槌灵便,动作勇猛威风,场面雄奇壮观。
中板英歌节奏适中,舞法多样,既有稳健潇洒的特点,又不失古朴灵活。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较长,动作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还有“醉槌”英歌,舞者形似醉汉,别具神韵。
图为快板英歌展示 通讯员 谢沛君 摄
图为中板英歌展示 通讯员 谢沛君 摄
图为慢板英歌展示 通讯员 谢沛君 摄
此次参观活动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与未来,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对普宁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在亲眼见证普宁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手工艺术、民俗风情以及历史遗迹的同时,他们也被那些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故事所触动,感受到了文化血脉中那份不可磨灭的力量与温情。实践团成员纷份表示,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文化润色的理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兰城潮韵实践团在普宁文化馆门前合照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洵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洵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