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纤毫寻迹小队于7月25日至27日踏上了探寻之旅,来到了享有“中国毛笔之乡”美誉的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深入挖掘毛笔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为毛笔艺人雷永水爷爷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毛笔艺人雷永水爷爷一家的合照

7月25日,纤毫寻迹小队来到了文港镇的毛笔手艺人雷永水爷爷家中探访。在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爷爷自幼丧父,经历过一段艰苦的日子,后又因帮公社运沙时拖拉机侧翻导致一条腿残疾,但爷爷身残志坚,开始重拾制作毛笔的手艺并一直坚持到现在,还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孙后代。随后,爷爷亲自为实践队员演示了毛笔的制作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在此期间,爷爷谈及因遇到毛笔销售市场的低谷期,转而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宣传售卖自家毛笔的选择,将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以开拓销售渠道,拓宽市场范围,让更多人关注到爷爷这样的手工艺人,提升传统手工毛笔的知名度,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为毛笔市场店铺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毛笔市场摊主交谈

7月26日,实践队队员抵达进贤县文港镇毛笔市场,深入探访这座历史悠久的毛笔市场,与多位店主交流学习,共同探寻毛笔文化的魅力与传承之路。进贤县毛笔市场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产品种类,其一楼针对个体户消费者展示了众多精品毛笔及其精美包装,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匠心独运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实践队成员们在此与店主们亲切交流,探讨了精品毛笔的市场动态与消费者需求。步入二楼,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毛笔散件琳琅满目,笔盒区、笔帘区、毛笔杆区等区域划分明确,油画笔、点眉笔等多元产品并存,展现出毛笔市场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高中档毛笔水写纸区与毛笔区,更是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在此挑选心仪之物,感受笔墨间的韵味与情怀。经过此次探访,实践队成员们不仅领略到了毛笔文化的神秘魅力与独特韵味,更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紧迫性。

图为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

图为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中陈列的制笔工具 

 次日,纤毫寻迹小队马不停蹄地赶往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传统徽派园林式建筑风格与笔韵墨香完美融合,“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更为其撰联“雅称颖俗号锥,心悟八法六书,要在一锋流转;镂牙冠刻湘管,迹通九州四海,全凭万字传神。”进入馆内,队员们首先参观了“文化陈列”展区,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实物展品,队员们对毛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古代的竹简、帛书到现代的书法作品,毛笔不仅见证了中国文字的演变,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随后,队员们来到了“制笔工艺”展区,亲眼目睹了毛笔从选料、制杆、梳理、捆扎到成型的全过程。在工匠的巧手下,一根根普通的动物毛发变成了书写艺术的工具,这一过程让队员们赞叹不已,对毛笔制作的精细工艺和匠心独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毛笔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实践队队员通过探访文港镇的毛笔文化博物馆和毛笔市场,采访毛笔制技传承人等系列活动,深刻体会到了毛笔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一理念可以视为对包括毛笔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倡导。同时,各地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也在努力推动毛笔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推进文旅融合等,以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吴卓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卓雅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75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