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李秋玲)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传承非遗编织技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2024年7月初前往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开展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成员们探访渔涝戴村非遗竹编手艺人,学习非遗竹编的制作工艺和风格特色,结合学校开设《创意首饰编织》结绳课程内容,为非遗结绳编织和非遗竹编技艺的创新融合发展打开新思路。实践团发挥珠宝专业特长,开展珠宝玉石知识科普、非遗结绳编织技艺、首饰绘画等支教活动,以及非遗花丝技艺体验和玉石鉴定与首饰修复等活动。

探访竹编手艺人,拓展传承非遗技艺新思路

“竹编,那可是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与匠心的瑰宝!”手艺老者不禁感慨道。竹编制作需要极高的技巧和经验,渔涝戴村竹编手艺人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劈篾、过剑门刀、刮青、过圆刀、晾晒、编织、锁口等竹编制作过程。手艺人指出越来越少年轻人了解和学习竹编技艺、竹编制品经济价值不高等问题。在手艺人的耐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也学习和体验制作竹编制品,成员纷纷表示愿意传承竹编技艺。实践团成员向手艺人展示了多款结绳编织作品和融入竹编元素的首饰设计图稿,手艺人在与实践团成员交流后也表示出对于竹编和结绳编织技艺融合新发展的期待。

图为实践团成员前往肇庆市封开县戴村探访非遗竹编手艺人 (王鹏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非遗竹编手艺人指导下学习体验制作竹编制品(王鹏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展示非遗结绳编织技艺与非遗竹编技艺相结合的首饰设计图稿(王鹏 摄)

爱心支教文化润心,魅力渔涝乡村振兴

“原来宝石还有这么多奥秘!”“哇,这些编织的首饰好漂亮啊!”小朋友们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编织课让孩子们收获满满,真是太好了。”家长们纷纷点赞。实践团为一群童真聪颖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兴趣教学课程。宝玉石鉴定科普课程,揭开宝石神秘面纱,介绍肇庆市四会市宝玉石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了孩子们对家乡宝玉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珠宝首饰绘画课程,夯实孩子们关于绘画的理论基础,引导孩子们在首饰临摹画纸上进行填色绘画,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绘画的魅力。结绳编织课程,孩子们学会了多种结绳手法,编织了许多富有创意的结绳作品,实践队员同步进行了竹编技艺展示,结绳编织和竹编技艺有很多共通之处,这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非遗竹编技艺的兴趣。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观察并科普宝石标本(陈德亮 摄)

图为实践团开设非遗结绳编织技艺宣传摊位(吴桂华 摄) 

图为珠宝首饰绘画课程学生成果展示(刘坤羽 摄)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们的结课合照(刘坤羽 摄)

非遗技艺绽放新光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这些年轻人的编织创意和设计稿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年轻人,有想法,有行动!”当地村民给予实践团成员很高的评价。实践团走近渔涝风景画卷进行采风,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实践团从当地“鱼”和“山”等元素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了新颖独特的结绳编织作品。实践团巧妙地将竹编元素融入首饰设计,设计出多款独具魅力的首饰设计图,让古老的竹编技艺在时尚领域绽放出新的光彩。实践团通过自媒体直播的形式,介绍和宣传非遗技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非遗编织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现场制作设计款编织首饰(刘坤羽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将非遗竹编元素与非遗结绳技艺相融合绘制的首饰设计图稿(陈德亮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现场对非遗竹编技艺与非遗结绳编织技艺相融合进行构思(王鹏 摄)

图为实践团通过自媒体直播形式宣传非遗编织技艺(吴桂华 摄)

图为实践团通过自媒体直播形式宣传非遗编织技艺(吴桂华 摄)

实践团还开展了校道清洁、农活帮扶、广东省资助政策宣传等活动。实践团将不断在社会实践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以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人王鹏、白钊翰、陈琪;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秋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秋玲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9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