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邱浩宇)为响应二十大报告中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助力胶州非遗文化传承,以戏曲艺术形式来传播中华文化。2024年7月10日,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风华正茂,字字珠玑”调研团队奔赴山东胶州进行实践调查。
上合记忆
茂腔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戏曲,它承载着特定地域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传统价值观,是山东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具有独特的音乐、唱腔、表演形式和舞台艺术,婉转悠扬、细腻生动。它的发展演变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了上合之夏开幕式。选择这里正是因为即将有一场茂腔演出,在彩排过程中,团队积极配合完成一定场务工作,并且对茂腔剧团负责人李鹏和演员梁振涛进行了采访,就当前茂腔所面临的一些发展问题,以及应对如今新时代和新的社会潮流将做出的努力等方面得到了专业的看法与见解,为其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为与剧团负责人李鹏的采访。
图为团队成员向演员了解茂腔相关知识。
在之后的正式演出中,现场聚集了许许多多的慕名而来的游客。该团队也与许多游客进行了沟通交谈,了解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的对于茂腔的不同看法。之后几天,在专业茂腔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也初步学习了茂腔相关的技艺、腔调等。他们在本次的活动中对茂腔本身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之后的努力目标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乡土寻根
作为地方传统戏剧,人民是茂腔的根基所在。茂腔作为胶州非遗的一张亮眼名片,不仅在对外的展览中展现风采,也在乡村文化建设事业中发光发热。剧团时常组织下乡演出,该团队也在这次活动中一同跟随,在帮助剧团完成场务工作同时,团队成员也在观察蕴含在乡土中的根源。团队探寻的脚步迈进了东小屯村。这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瑰宝之地。团队专程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在会。李在会老师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她的坚守与付出令人敬佩,她朴素的热爱与真挚的激情给予了团队动力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更多老一辈人的想法。
图为对非遗传人李在会的采访。
与此同时,团队还与东小屯村村支书谈宏烈进行了一场采访。谈宏烈支书详细介绍了村里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让他们看到了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努力。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为青年发扬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提供了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平台搭建等等。三下乡志愿团队作为保护工作的响应和补充,一定会做好其职责,为非遗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在采访环节之后,团队也将他们自己的弘扬想法同支书进行了沟通,听取了专业人士的看法,在新的角度看到了他们的一些不足之处。
文化之旅
7 月 20 日,在范馆长的引领下,团队前往了胶州市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此,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政府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其中团队成员看到了一处非遗直播间,他们明白了工作人员早已尝试借助网络的力量进行传播。这让团队意识到真正的传播实践,不仅仅是策划案上一句“借助网络力量,创新传播形式。”可以概括的,他们需要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图为在姜主任的带领下参观文化馆。
在这里,团队与胶州市文化馆非遗部主任姜莘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姜莘莘主任阐述了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举办暑期兴趣班,邀请传承人来教导小朋友,激发人民对于非遗的兴趣。同时也提出了对于团队以及高校的需要,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图为与胶州市文化馆非遗部主任姜莘莘的采访。
本次的实践活动,让团队感受了茂腔以及多种非遗文化形式的独特魅力,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其次,通过与众多非遗文化的守护者和推动者深入接触,成员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激发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增强了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决心。团队将会尽其所能,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让文化的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燃烧。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邱浩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浩宇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