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张博,宁乐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新兴科技技术更是国家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助推器,如何实现新旧元素的融合是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为了帮助乡村儿童提高道德素养、深化审美体验,拓宽视野、与时俱进,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小书童”志愿服务队联合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日程功”志愿服务队在通山县团委的指导下于7月24日分别在双泉社区和迎宾社区开展了“交换特色课程,互助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传统文化伴童成长,赓续中华血脉——传统节日篇
历史故事我来讲,师生共承精气神。“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意识到学生对屈原跳江故事的不熟悉,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双泉分队的成员张博先展示出关于端午节的名人故事,鼓励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讲述屈原跳江的过程,激发学生思考屈原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在支教成员的一步步引导下,小朋友们勇敢尝试,积极思考,“屈原宁愿跳江也不愿和坏人一起做坏事,他一直想帮助百姓但是建议没有被君王听取。”这种开创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小朋友对历史情节的了解,也遵循学生本位的思想,让学生自己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增强对继承优秀品质的坚定信念感。
图为支教成员为小朋友介绍传统节日相关历史故事。郭辰悦 摄。
精巧习俗我知道,师生共度传统节。教室里,支教团成员模拟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带领小朋友领略了节日里的各种习俗。在张灯结彩的元宵节里,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开启头脑风暴,一起猜灯谜;在严肃伤感的清明节里,小朋友们进入古诗词《清明》,感受缅怀离世亲友的悲痛;在敬老踏青的重阳节里,小朋友在支教成员的组织下写下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的表达,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在冬至里,小朋友们积累了天气由暖入寒的气候变化常识,并学习了运动、饮食、起居、睡眠四方面的养生好习惯。在一次次身临其境的活动中,支教成员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一年中的重要传统节日,体验了不同节日中的具体习俗,小小的教室也能够成为传统习俗的表演舞台!
图为小朋友积极参加元宵猜灯谜游戏。郭辰悦 摄。
图为支教成员帮助小朋友完成重阳节感恩贺卡制作。郭辰悦 摄。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整齐的朗读声回荡在整个教室,当支教团成员张博在投影白板上展示出小朋友们熟悉的节日歌谣,小朋友们就情不自禁地开始大声朗读。在随后的背诵大比拼中,小朋友们分为两个小组,竞技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传统节日伴随歌谣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烙印。最后课堂以《春风十里报新年》的歌曲跟唱环节结束,动人旋律和暖心歌词更凸显了传统文化下的流行视角和跃动感。每个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鲜活生命力,课后支教团队成员宁乐怡还应学生要求,讲解南北地区节日文化差异,可见小小文化种子已经发芽。
图为小朋友进行童谣背诵比拼。郭辰悦 摄。
图为两校志愿队和小朋友关于文化课程的合影。郭辰悦 摄。
现代科技启迪童思,创新走向未来——少儿编程篇
本次课程由武汉科技大学“计日程功”志愿服务团队成员齐宇凡主讲,蔡云政协讲。他们利用Scratch少儿编程平台,带领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们进入神奇的编程世界。在他的耐心介绍下,学生们通过编程手柄控制鲨鱼左右移动,按下摇杆左键鲨鱼左移,按下摇杆右键鲨鱼右移。“这些小积木(脚本形状)大家认识吗?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先呈现丰富海底世界里鲨鱼自由移动的有趣情景,又设置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教授“方向移动”“重复执行”“条件判断”等脚本,同时引导学生设置角色属性使运行效果符合常规认知,让学生形承结合实际的理性创新思维。
图为服务队成员运用海底世界主题吸引学生兴趣。洪雅婕 摄。
图为小朋友上台实操控制鲨鱼移动。洪雅婕 摄。
在综合应用环节,学生们结合所学脚本完成了编程项目,并进行了扩展设计。学生上台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自主选择背景,设计人物外形,录制人物音效。课堂上,蔡云政提出了一个问题:“明明给鲨鱼编写的程序如下,但是不能用手柄控制,为什么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编程逻辑和故障排除方法,贯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探索路径——解决问题的教育思想。
图为小朋友在台上尝试修复操作问题。洪雅婕 摄。
志愿者录制孩子们设计项目的过程和最终效果并发送至家长群,获得家长们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时代在进步,科技强国的道路需要年轻一代的孩子们铺设,希望他们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接替助力科技兴国。“原来编程这么神奇!肯定还有其他的脚本等待我探索!我已经迫不及待了!”一位小朋友说道。
图为两校志愿队和小朋友关于编程课的合影。洪雅婕 摄。
现代儿童教育事业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是两个相互促进和适应的重要元素,两者的有机融合才会给予儿童更多元的体验和更丰富的锻炼。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小书童”支教团在过去九年一直秉持传播优良教育资源、助力儿童全面发展的理念,接下来也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为乡村儿童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继续奋斗!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