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万之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为了探寻农村产业的发展模式,摸索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约织梦实践队来到了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范村的皮筋产业园,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
实践队员在对紫陵镇范村的村情村史了解中得知,该村的皮筋产业历史悠久,从上世纪80年代村民手工搓皮筋起步,历经岁月洗礼,如今才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并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和村民致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图为范村皮筋头饰产业园 通讯员 万之瑜 供图
步入产业园,实践队员看到一台台先进的生产设备正井然有序地运转着,一旁的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根根色彩鲜艳、质量上乘的皮筋就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生产了出来。范村将传统的手工皮筋头饰制作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使小小的皮筋产业也实现了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据悉,自2019年产业园建成以来,范村通过引进机械化生产,皮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这里生产的皮筋头饰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美国、中东、南美洲、非洲等地,出口量占市场份额的45%。
图为范村皮筋头饰产业园内的机械化设备 通讯员 万之瑜 供图
在此基础上,实践队员还与编织工人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工作日常和生活状况,并虚心请教了生产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当地村民侯姐一边忙着手中捋头绳的活,一边向实践队员介绍,自己来这里做工已经三四个月了,平时除了做手头的活,还会打扫卫生、做些杂活,一天能拿七八十块钱,补贴家用。通过与编织工人的交流,实践队员对当地村民的就业情况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也深切感受到了一个产业能带动一方就业。此外,实践队员还在编织工人们的指导下,同指导老师一起体验了皮筋的穿绳和包装过程,使实践队员切身体验到了从事皮筋编织工作对个人严谨和细致的要求。
图为实践队员与编织工人进行访谈聊天 通讯员 万之瑜 供图
在此次范村皮筋头饰产业园调研过程中,实践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范村皮筋产业的现状和生产技术,还通过与工人的访谈,感受到了产业带动就业带动致富的力量。实践队员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紫陵镇范村的皮筋头饰产业园将继续蓬勃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成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朱艺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艺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