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吴金秋)青衿之志,履践致远。2024年7月15日,北京林业大学林绿助农实践小队一行人在指导老师李小勇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进行首都高校“千人百村”实践活动。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队于下午两点到达大兴庄镇人民政府,和其他北京高校实践团队一道领取物资并倾听驻村干部讲话,了解实践整体安排和要求。

7月16日至17日,林绿助农实践小队秉持着深入基层,贴近民生的理念,全面而细致地展开了对大兴庄镇韩屯村地实地走访与调研工作。首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韩屯村村民委员会,与村支部书记进行深入交流,知悉韩屯村目前的大概情况。通过沟通,团队成员了解到韩屯村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源于土地承包问题,村内土地资源暂时无法合理调动以振兴村内经济。同时,徐书记提到,部分村民利用村外小树林的空地资源,自发建立了乡村文化俱乐部。

通过制作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调研,林绿助农实践小队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掌握到了韩屯村村民的迫切需求以及韩屯村有关教育医疗、文娱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目前,当地政府重视村容村貌建设,道路平坦整洁,村内水电供应稳定,网络设施便利。但是,韩屯村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村民不仅要耗费单程40分钟送孩子去隔壁村落上学,并且村内仅有卫生站提供简陋的医疗服务。此外,韩屯村产业发展单一,土地大量对外承包,村落的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图为实践团队在韩屯村走访调研。 通讯员 吴金秋 摄

之后,实践团队前往韩屯村北徐长祥俱乐部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俱乐部创立者进行深入交流,掌握俱乐部的基本运营情况、活动内容和参与度。俱乐部参与者大多是退休老人。出于对艺术文化的纯粹热爱,他们自发筹建设备,布置场地,并积极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分享。俱乐部秉持着来者不拒的创建理念,热烈欢迎所有的村民上台展示。成员们自由地跳舞唱歌,演奏乐器,氛围融洽欢快。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文化振兴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乡村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此次对于韩屯村新兴的乡村文化俱乐部的调研,将有助于分析并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文娱发展模式。

7月18日至19日,林绿助农实践团队和北京其他高校团队一道,聆听驻村农学博士关于当地玉米培育的深刻讲解,并亲身体验了掰玉米与摘葡萄的村耕活动。博士接受在场实践团队成员积极的提问,并详细介绍了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如何通过科学育种,培育出更适合北京周边种植、更健康营养、口感更丰富的玉米品种。这让在场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现代农业已不再是简单的耕种与收获,而是融合了高科技与生态理念的综合性产业。此外,博士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玉米品种之间存在的差异,着重阐述了目前积极推广的“水果玉米”的产品特性。现代育种技术在提高作物抗倒伏性、缩短生长周期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玉米生吃尚未被多数群众所接受,而大兴庄镇正培育种植的新兴玉米品种富含花青素、口感特别,直接食用才能获取其中绝大多数的营养元素。

图为驻村博士向实践团队介绍新兴玉米品种。通讯员 吴金秋 摄

走进大兴庄镇的清海果蔬产销产业合作社,实践团队成员倾听合作社负责人对于葡萄种植、摘取知识及葡萄种植过程中的挑战的讲述。合作社负责人让各实践团队成员亲身采摘品尝,并讲述科技给葡萄种植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合作社负责人尤其强调科学知识对于现代新农人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的突破使得阳光葡萄种植的重点难题得以解决,价格不再高昂。通过邀请农学专家学习葡萄种植的专业知识,合作社的葡萄种植得以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阶段。同时,实践团队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进一步交流,了解到防火护林对于农业种植的保障作用。去年,一场人为引起的森林大火烧毁了合作社外的防护林。防火护林意识亟需在村民群众中进一步宣传推广。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当地葡萄种植合作社。通讯员 吴金秋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吴金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金秋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41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