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王浩儒)丹灶镇有“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之称,在14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遍布着6000家五金企业,产值超过200亿元。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丹灶的五金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工匠精神,7月9日,佛山大学“星遇”三下乡社会服务队来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的丹灶五金工业区开展参观和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成员参观五金厂 张家豪摄图
在工厂负责人热情地讲解下,队员们了解了五金工件生产的整个流程。从原材料的选购、加工到成品的检验,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严谨态度。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见识到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还亲眼看见了工匠们在车间里细致入微的工作场景。为了更好地体会工匠精神,队员们还亲自参与了一次金工实习。在工匠师傅们的指导下,体验了打磨、焊接等工序。
图为实践成员参与金工实习 张家豪摄图
现代五金产业的辉煌离不开前辈们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徐才先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徐才先生之女徐用芬女士详细讲述了徐才先生当年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对五金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一步步创立起佛山五金的辉煌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丹灶“五金之父”徐才返乡开设首家五金厂,从五金撞钉、鸡眼扣起步。60多年来,丹灶五金从小配件发展为内涵丰富的大产业,并且在灯饰五金、厨卫五金、文具五金及五金配件等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诞生了一批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
图为徐用芬讲述徐才先生的故事 张家豪摄图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工匠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佛山大学星遇三下乡服务队的活动,不仅是一次了解五金制造的实践之旅,更是一场工匠精神的传承之旅。通过亲身参与和深入了解,队员们明白,即使在高度自动化的时代,手工技艺和工匠精神依然不可或缺。现代科技虽然能够代替许多体力劳动,但对细节的关注、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依然需要通过亲身实践和不断磨炼来获得。这种精神不仅在传统手工业中不可或缺,在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的核心——精益求精、严谨认真、不懈追求,不仅在传统手工业中不可或缺,在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成员与徐用芬合影 张家豪摄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浩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钊润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