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曾小艳)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当代大学生感受中华文脉、增添文化自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助发展实践团”前往广州从化“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内开展了学习非遗竹编和了解竹编史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竹编是我国非遗之一,竹编民间艺人秉承竹的精神、竹编的艺术,一代代默默传承。原本挺拔的竹子通过选料、裁料、破蔑、打磨等一次次重复的工序再进行编织。制作出来的产品也越来越深受从化本地和周边地区群众及游客的喜爱,成为本地特色商品,为从化地区的文化、旅游、商贸等发展显现出了较大的经济价值。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更连接着华夏儿女的浓浓情感。
图|店内环境(摄 严圣彬)
每一件竹编制品经纬纵横间都追求着指尖上的艺术,承载着制作者十分的耐心和细心,是祖祖辈辈传承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图|店内精美的编织工艺品(摄严圣彬)
为亲身感受竹编非遗的魅力,队员们请教了竹编师傅正确编织的方法,沉浸在非遗手作的时光中,细心耐心的领略其中的技巧,学习挑压、交错等手法,中间还出现了很多错误,时时刻刻需要注意保持编织的紧密度和一致性,竹编师傅一直耐心着指导着,我们只体验到了皮毛但这却是传承匠人日日夜夜都在做的事情,看着店内精美的成品,队员们静下心感受时间的流逝,心里止不住的是喜悦和对匠人的敬佩。
图|队员们尝试编织(摄 曾小艳)
竹编师傅期待着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记忆的队伍中,把中国的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把中国的文化延续下去。手艺匠人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只为守一份匠心,多一份传承。
图|竹编师傅教队员正确方法(摄 曾小艳)
经纬交织,竹韵留香。非遗不仅是一种记忆,一种物品,更是一种载体,一种传承,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以匠心传承非遗,坚持守正创新,在信息化时代主动创新、追求极致、把握其“精髓”、守住其特质,在迭代升级中持续增强非遗的吸引力,让非遗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
来源:曾小艳 作者:曾小艳 严圣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小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