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代婉琦 戴紫欣)7月11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一分队赴狮子山街省农科院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对前社区书记张小霞进行了访谈。张小霞,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工作者、武汉市“十佳”社区志愿者、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第十四届劳动模范、武汉市劳模新贡献标兵、武汉精神践行者、感动洪山十大人物,狮子山街道省农科院社区原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张小霞书记合影
一、追光而遇,初心向民
“上世纪50年代,年仅17岁的父亲毅然加入了援疆队伍……”张小霞回忆道,在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二十多年前张小霞从湖北省农科院后勤部门离开,选择开始在基层社区任职。彼时的社区服务中心还被称为“家属委员会”,“一间小平房、两个办公室、一个电话机”就是全部的“家底”。然而,张小霞快速接受了这种工作环境上的落差,啃下了社区工作中第一块“硬骨头”——搬迁治理。彼时农科院家属区因为四处摆摊的商贩难以实施规范化管理,卫生状况也十分堪忧,于是她接下上级要求,与商贩们不断协商、开展调解工作,最终不仅顺利解决了乱设摊位的乱象,还为摊主们争取到了统一规范的摊位点。
“和老百姓们的贴心,就是咱们工作最大的成就”无论是下雨天群众们递来的一把伞,还是摊贩们热情的招呼声,都让张小霞在群众工作中找到了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在基层的打磨历练,让张小霞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有的居民反映下雨了没地方跳舞,能不能搞个室内的练舞的地方。群众有需求,我们就要有回应。”张小霞便主动承担了服务中心新大楼的报批工作,前后经历四次规划会议后获批。新中心面积5300平方米,由农科院投资基建,政府拨款购内部设施。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农科院社区硬件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图为张小霞书记讲述基层工作经历
二、向光而行,服务入微
在社区扎根二十余载,张小霞立足当前基层治理的现实需要,充分依托党建优势,结合工作经验,凝练出“五共”工作法:组织共建、党员共育、事务共商、服务共享、资源共用。
省农科院社区覆盖十余个研究所,怎么把这些党委“拧成一股绳”,为社区治理充实服务力量?张小霞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她聘请辖区单位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第一书记”;邀请各单位党委来到社区,一起过组织生活;在防汛等重大时刻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行动。大家齐心协力,在组织共建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共同研究着力解决社区精细治理难题。
整合资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资源能真切落实在居民身上。依托周边高校资源,张小霞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建服务团队,高校志愿者既是社区护绿小管家,又是辖区护河“河小二”,也是寒暑假托管班老师。“只要资源整合的好了,通过社区这个平台,服务自然就是大家共享的。”
张小霞说,依靠党组织的优势赋能,社区为民服务,解民之忧。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积极主动了解群众需求,尽心竭力解决群众难题,真正获得了社区居民的持续认同和支持。
图为实践队员对张小霞书记访谈中
三、引领发光,薪火相传
近些年来,随着武汉市大力实施社区书记成长计划,着力增强社区书记抓党建、强治理、优服务的能力,打造了18个“名书记”队伍。张小霞所创办的“张小霞名书记工作室”已然成为优秀基层工作者的培养摇篮,“社工业务培训”和“社会组织孵化”为其两大主要特色工作内容。
“一个社区的书记你要能说、能写、能做。”这是张小霞在名书记工作室中对青年基层干部们的要求。社区基层工作大多面向群众,对青年干部的要求就更高——不仅需要写好材料、还要讲好话、做好事。因此干部们不能只埋头苦干,更应该走出去不断学习。
在谈到“退休”时,张小霞表示现在虽已退居二线,但是她的“心”依然在社区,也有年轻一批社区工作者扎根在基层。如同张小霞受父亲的影响一般,张小霞的女儿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也走进了社区,从事基层社区治理工作,在基层散发出“为人民服务”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在省农科院社区合影
碰上青年找她探讨基层治理,张小霞这样回答:“干一行爱一行,你就绝对能把这件事做好。”如今,张小霞已经退休,告别了坚守了二十余年的工作岗位,但对社区治理,她还是充满热情。两天后,她即将奔赴长春展开调研,学习不同社区类型的治理方式,探索社区基层治理密码。张小霞期待,继续为社区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未经大学生云报或相关权益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ajychn@163.com
审定:姜沐瑶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