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管理学院“携手鱼城,合力致远”基层服务践行团跟随“与辉同行”,为大家呈上同款钓鱼城打卡景点!

钓鱼台

走进钓鱼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飞檐走壁”——钓鱼台。在这里,我们向下俯瞰三江汇流的壮丽景色,浩浩江水,步步石梯。每一块石头都是前人先烈用生命筑就。钓鱼台以神话传说而得名,三江泛滥,灾民饥饿濒临死亡,一位巨人从天而降,用竹竿钓鱼而让灾民得以生存,民众为感激而取名钓鱼台。

董宇辉参观说道“有美好的神话,表示人们丰富的精神”,至今钓鱼台的“巨人迹”和“插杆石”依旧如故,这象征的不只是神话,更是对历史生生不息的传承。

  

(图为“携手鱼城,合力致远”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讲解钓鱼台)

 

悬空卧佛

“南方小土豆”来到悬空卧佛啦!

钓鱼城悬空卧佛创作于晚唐时期,佛像以一座悬空的崖壁凿成,身长11米,肩宽2.2米,呈现出造像凭虚而卧的奇观,给人以佛祖悠悠腾起,飘然而去,但又难以言说的动感,出神入化地展示了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情景。凭虚而卧的卧佛,端庄慈祥,精雕细琢,让人们为之惊叹敬仰。

在卧佛旁,南宋学者王休在这提下“一卧千古”一词,表达自己对卧佛的景仰。题刻笔力有度、气势如虹。卧佛卧于峭壁之边,题刻题于卧佛之旁,两者相对,仿佛与这滚滚江水一起守护着钓鱼城这座历史遗迹。

 

(图为“携手鱼城,合力致远”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讲解悬空卧佛)

 

三圣岩

“沉浸式”文化旅游,钓鱼城的第三站,“西方三圣”摩崖造像——三圣岩,俗称三佛岩!

沿着一卧千古的卧佛,团队向着更深处走去,我们来到一个香火升腾之地,这里烟火缭绕,透过绿树成荫仿佛能感受到此地的梵音袅袅。三圣岩因石壁上有“西方三圣”摩崖造像而得名,三尊佛像在钓鱼城上天梯左侧的岩壁上,面朝西方,中间的阿弥陀佛,左边怀抱沉香的大势至菩萨,右边手抚净瓶的观音菩萨。

光绪年间,东皇博物院的院长段文杰来看的时候说道“这三尊是清代造像的精品”。

在“与辉同行”中提到,右侧岩石光滑如镜,原因在于此地为当年弥勒佛站立之处,1944年,经过数月的大雨,弥勒佛崩塌,石像掉到100多米的第二战台上,不知是否因三圣岩的庇护,弥勒佛依旧站立,当时周仁就记载“未损一人一舍”。

 

(图为钓鱼城三圣岩)

 

九口锅

大学生爬山特种兵旅游终点站——九口锅!

许多人在初次听闻“九口锅”时,下意识地认为这是用于做饭的物件,甚至会觉得这是远古人类做饭所在地。实际上,这是一个遗址,遗址是一块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凹坑,其形态神似古代大锅。旁边的石碑上就详细的解释说道,这个遗址实为宋蒙战争时期钓鱼场战场的兵工厂遗址,这里曾经制造了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火器,而凹坑就是用来研制火药的地方。

 

(图为“携手鱼城,合力致远”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讲解九口锅)

钓鱼城的历史价值远远大于其景观价值,“东方的麦加城”、“上帝折鞭处”都是它的称号,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让这座曾经充斥着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奇城,更多的成为了民间传说。所以,实践团队将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钓鱼城的风采,让它的历史故事走出合川,走向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民了解,学习我们的英雄精神。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向天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薇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7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