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6月30日讯(通讯员 饶雨真) “苟不教,性乃迁”,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身体以及心灵的成长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如今社会上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阻碍了学生群体科学兴趣的培养与科技素养的提升,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智汇古韵,创焕永旌”社会实践活动,并于6月25号在三号楼召开会议,查找资料,为给孩子们带去充实且有意义的教育而做着准备。
本次义教志愿,它们致力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并将科普工作融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德育方面,“智汇古韵,创焕永旌”志愿服务团队了解了中国近代、现代以及古代中国科学家及工程师的辉煌成就(如袁隆平、于敏、墨子等),他们根据其背后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等,建设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系列课程,以培养小朋友们的传统素养、创新意识、道德品质。
在智育方面,项目团队通过中国古代科技巨著(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中国优秀诗词文化以及中国古代机械发明(木牛流马、龙骨水车、地动仪)为切入点,解释这些经典背后的科学原理,设计了“传统工具背后的机械原理”“藏在诗词里的博物馆”“中国古代科技巨著”精品课程。并决定以鲁班锁这个传统玩具为切入点,向小朋友解答其中奥秘,激发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开启他们智慧的探索之旅,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
图为团队成员万里晓烁为大家讲解关于鲁班锁的知识。通讯员饶雨真供图。
在体育方面,项目团队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并集体讨论,决定借助现代科技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将中国古代的“太极拳”、“五禽戏”等优秀的体育运动带到课堂中,开设“穿越时空的体育之旅”课程,将体育运动转移到荧幕上,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在美育方面,项目团队翻阅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方面的书籍,整理了各种绘画技巧、手工制作教程以及音乐欣赏素材。于此同时,结合当下“AI”绘图与作画的热潮,项目团队开展“AI水墨”课程,以通过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刻画传统诗词文化的具体意境,便于小朋友感受传统诗词文化之美。除此之外,为了给孩子们带去更丰富多彩的美育体验,我们深入查找资料,决定将皮影戏这一璀璨的艺术瑰宝带入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知与追求,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希望孩子们能够领略到这一传统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美学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李安烁为大家介绍皮影戏的相关知识。通讯员饶雨真供图。
在劳育方面,项目团队通过观察古代运输劳动工具木牛流马,查阅相关资料,并以此为结合点,决定在课堂上对其运动原理进行解答,引导小朋友们对自研教具3D打印机械小车模型拼装,结合团队自研基地自研机械车组进行拓展讲解机械结构原理,开设“机械科技助劳动”实践课,培养小朋友们劳动意识与动手能力。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科普教育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常来讲,单一的科普与传统文化教育大多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但“智汇古韵,创焕永旌”实践团队通过创新的思维制定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别具一格的教学内容,满足了中小学生对于与科学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们寓学于乐,并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饶雨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饶雨真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