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乡土看中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解农村发展实情,我作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浓浓乡土情 青春助振兴“社会实践队的一员于2024年6月26日来到了安徽省官庄镇孔士村进行实地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演变情况,探求乡村变迁规律,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孔士村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村落,是我的爷爷奶奶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记忆里的孔士村是由一个个土阶茅屋和一条条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组成的,村里快递不通,交通不便。逢年过节,父亲带我们“回山里”爷爷奶奶家时,还要穿过2条大河,若遇到大雨天气,河里上涨的水位便会阻断我们回乡的路。而当我再次到达这个小村落,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幢幢新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柏油路宽敞干净。恰逢雨过天晴,村子里森林翠色欲流,空气清新宜人。若不是看到村委会华书记熟悉的脸庞,我真觉得自己是走错了地方。

华书记告诉我,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孔士村正在开拓一条“文旅产业”与“文化保护传承”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方面,顺应当前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利用村庄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文旅,并优先发展与旅游业配套的农业、种养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对村庄特色产业、特色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华书记带我去参观了村中文旅融合的标志性建筑——浒山湖农庄,这是一个集餐饮、休闲、娱乐、垂钓、采摘、观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场所,几乎能够满足人们乡村旅游的所有需求。在华书记的眼里,我看到了他对孔士村未来的憧憬。我也不禁也向华书记表达我的开心与期待,孔士村三面环山,受此地理位置影响,过去产业难以发展。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孔士村将这种“限制”变为优势,充分依托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丰收。我想,孔士村的创新发展之路仅仅是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文旅融合一定会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接着,茶商田先生带我去参观了他的茶厂。田先生说,茶叶是村庄的特色产业,自从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后,自己便返乡创业,开办了这个茶厂,想带着家乡的特色走出大山。进一步了解才知,田先生的茶厂也是村庄的“扶贫车间”,茶园的建设与维护、茶叶的采摘与加工、茶文化的推广等,都为留村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看着田先生,我不由想到了“新农人”这个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扎根田野,建设家乡,为促进地方发展做出贡献。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更多如田先生这样的新农人用自己所学、所思、所想来建言献策。

 

图为茶商田先生向实践队员介绍茶厂情况。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田密 供图

最后一个调研点,我们选在了孙爷爷家里。孙爷爷是孔士村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乡村振兴政策的主要受益人。谈到政府帮自己盖的新房子,孙爷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告诉我说,如今村里条件好了,还会时不时举办文化活动,来丰富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呢。我看着孙爷爷的生活越过越好,精气神儿也越来越足,心里说不出来的感动和开心。回想起旧时经常断水停电、下雨天甚至面临坍塌风险的老房子,孙爷爷如今的生活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要发展乡村经济,也要关注村民的需要,它的关键在人,目标所指也在人,只有将服务全体人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向搬入新家的老人深入了解居住情况。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华月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家乡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让我对乡村振兴政策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在政府、村委、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孔士村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产业蒸蒸日上,环境优美怡人,村庄宁静祥和,俨然一幅美丽宜居乡村图景。在为家乡的发展感到开心的同时,我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有所顿悟。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现实生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一件件真实的事组成的,只有深入田野才能触碰最真实的乡土中国。作为马院学子,我们需要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书斋,走向田间地头,向人民问需,向人民问计。(通讯员 华月)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69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4-03-03
三下乡
2024-02-29
高校资讯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