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话题,是在初中月考的作文题目上,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能有些超出理解范围了,于是自那以后,我便深深的记住了这个题目,只待能等到生活真正让我理解的那一刻。时至今日,我只能说自己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那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深刻体会到的,而余下的部分,可能仍然需要我去长时间的探索。

如此看来,这倒也算是一个终身性的问题了吧。其实,有很多时刻发生的很多事我都可以将这个话题与之相联系,但令我最记忆犹深的只有进入大学的那一次。
 先说些题外话,我算的上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至少最开始时是这样的。我一贯信奉“浅交”的原则,说得更直白些,我可以与每个人都相处的还算融洽,可不甚交心,只能维持表面的和谐,一方面是担忧自己过于依赖别人时却在某一时刻得不到自己满意的应答而产生失落,另一方面是在这一切和谐的皮囊下,我还要隐晦的考虑利益问题,这也触发了今天的敏感话题,以自我为中心。若说以前的我是一个自私、只知道围绕自己生活的人,我也是不否认的,此刻我也毫不掩饰的表达着自己的歉意。当然,单纯的专注生活没什么不好,更算不上过错,可若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入以为自己服务为目的的选择性专注与选择性忽视,概念可是不同的。
   这我不得不深刻地审视自己了。曾经那样的我,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我被自己的喜怒哀乐调动着,而我周围的人被我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在不分缘由的情况下,没有边界感的同化着周围的人。这的确不正常。因此,在室友的“批斗”之下,我似乎陷入了一场颠覆性的反省,针对这么多年来的自己,一味地沉浸在构建起来的世界里的自己,我需要亲手把那个自以为高高在上的自己拉下来,颠覆她的所有。于现在的我看来,在脱离特定的环境下之后,似乎能理的更清晰些。作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收敛自己的情绪是基本,处理自己的情绪是能力,并非是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一人憋闷,选择性的倾诉,通过合理的讨论得出更适应性的结果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事情本身带来的情绪波动。但是如果把言语倾诉更换为莫名的行为或态度倾诉的话,这算是一种彻底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了。每个人都是独立有思想且有复杂情绪的个体,而拥有不同磁场的我们,应该自觉做到适应彼此而非同化彼此。

从经历中收获的想法往往更深刻,却也让人时刻警惕。于是,自那件事后,我总是会下意识地换个角度审视自己,说得更亲切点,叫做换位思考,在不同的立场下,我又是否能这么的坚定以及理所当然,而这也作为我对自己保持清醒认知的一种判断方式。

如今当下的我所谓的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从根本上来讲只能算得上跳出自我为中心的同心圆,毕竟阅历有限,我的想法以及见识仅局限于我这一片小小的心理历程,至于今后的自己能否真的的做到推己及人,或者说能否在回答这个问题上游刃有余,我想,我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的。或许,在之后的某一瞬间,突如其来的顿悟或是醍醐灌顶,也未尝可知。这也算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了,带着问题去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享受其中所带来的诸多乐趣,也算是立意较深的吧。
所以呢,你是在同心圆内还是圆外呢?毕竟,同心圆,并非只单单一个圆。

图为海面孤帆图 。张天天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 张天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学子频道
2024-03-01
校园频道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