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莆田3月26日讯(通讯员 郑梨斌)“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3月19日上午,一场精彩生动的“紫霄山下·石榴花香”青年圆桌派在莆田学院红色驿站党建书屋举行。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各民族师生代表围坐在圆桌旁,以“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讲述民族团结好故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在青年学生心中种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
党建书屋活动现场,师生正在畅谈。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郑梨斌 供图。
“我的老家麻栗坡,以前土路配土房,再看看现在清一色水泥路和瓦房,这些都是党的好政策给予我们的。”管理学院瑶族学生李金慧是来自云南省,她从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到生态环境转好、家家户户奔小康,向大家分享自己眼中的家乡变迁。
圆桌派上,各民族师生代表争先分享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描绘出了一幅幅各民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的和谐画卷,用生动感人的故事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拥护者、有力宣传者、忠实践行者,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风尚。
管理学院和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注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开展特色主题文化活动,活跃第二课堂,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我们维吾尔族的‘衿袢’式服饰,织造细密,衣质轻软,在冬季时穿着皮制‘衿袢’,十分保暖……” 圆桌派结束后,各民族师生在莆田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红色驿站广场,围绕“共话全国两会精神、凝聚民族团结力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民族服装体验、民族美食共享、民族乐曲品鉴、特色游戏打卡等多个项目,在精心搭建的“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大舞台上精彩上演,各民族师生“沉浸式”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美”与“共融美”,一同携手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融合。
民族文化节现场,少数民族学子正在表演集体舞蹈。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郑梨斌 供图。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是把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生活紧密结合,上好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的有益做法。”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曾丽青表示。
民族文化节现场,汉族学子体验少数民族服饰,合影留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郑梨斌 供图。
据了解,这场特色主题文化节活动将“集章打卡”作为特别彩蛋,只要集齐五十六个“石榴籽”印章图案,便可领取精美礼品一份。“我集齐56个章了!”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哈尼族学子师佳艺与其汉族舍友乐在其中,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天的活动,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尤其看到自己民族的展台、熟悉的服饰,感到十分亲切!同时我们还能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我们就是幸福甜蜜的‘石榴籽’,紧紧相拥在一起!”
民族文化节现场,师生合影留念。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郑梨斌 供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莆田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红色驿站,用心用情打出了一套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组合拳”。校团委书记黄蕾表示,学校致力于强化和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浓厚氛围,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绽放。这套“组合拳”涵盖了“十个一”主题活动,即一次“锦绣华服共促融”主题文化展示;一次“舌尖美食共烹享”主题美食交融;一次“多姿工艺共传承”主题文创作品展;一场“民族歌舞共演绎”主题舞蹈互融;一次“民族团结共竞答”主题党、团、队日活动;一场“民族徽章共汇集”主题实践活动;一次“民族故事共分享”主题演讲活动;一次“多彩文化共探秘”主题思政课;一场“健体强技共奋进”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