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淮南3月22日讯(通讯员 杨冬晴 何禹泰)为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基层助力健康乡村行动。2024年3月8日下午14点至18点,安徽理工大学临床医学23-5班“学雷锋,红色行”志愿服务队在新华村组织开展了一场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推动乡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携手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图为志愿服务集体合影
挥汗播绿,共筑美丽乡村
午后的新华村沉浸在忙碌而温馨的氛围中,志愿者们早早集结,手中紧握的不仅仅是清洁工具,更是一份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呵护之心。沿着新华村蜿蜒的小路,他们俯身弯腰,细心搜寻藏匿在草丛、砖缝中的烟蒂、塑料袋等垃圾,连同散落在河沟沿岸的废弃物一并清理。湖水潺潺,映照着他们踏实肯干的身影;微风徐徐,带走的是过往的尘埃。在道路两旁,志愿者们仔细铲除堆积已久的落叶和杂物,确保路面畅通无阻。有的负责清扫,有的负责装袋,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共同编制了一曲和谐优美的环保协奏曲。整个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注重效率,更强调质量,确保每一寸土地遇见自然洁净的生态底色。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新华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本散落各处的垃圾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与清新的空气。志愿者们帮助一位奶奶搬运秸秆,当询问这位奶奶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时,奶奶表示“新农村建设得很不错,方方面面都挺好,路是重新修的,园子也是翻新的。”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这样的建设和志愿服务切实改善了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这次道路清洁活动不仅是对新华村环境的一次深度净化,更是志愿者们身体力行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文明的生动实践。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志愿者们用双手赋予了这片乡土更加深厚的内涵,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健康乡村行动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图为志愿者们帮助村民搬运秸秆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何禹泰供图
图为志愿者们清理路旁垃圾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杨冬晴供图
深耕细作,宣传疾病防控
科普铿锵新华村,知识点亮健康路。村委携手志愿者们精心策划口角炎与肺结核防治科普教育活动,他们用爱心播撒健康种子,以实际行动关爱每一位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村委会报告厅内志愿者们将提前制作的内容丰富的PPT呈现在展板上,图文并茂地解说口角炎的症状、诱因及预防措施,志愿者强调口角炎看似小疾,但倘若忽视不理,会造成诸多不便。提醒大家要注意口腔卫生,合理膳食,勤刷牙,补充维生素B族元素,及时纠正不良习惯,防微杜渐,维护口腔健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结核病的重要措施。此外,志愿者们还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质锻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结核病的关键作用。听讲的孩子们紧握手中的笔在小本子上记下防控要点,诉说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志愿者们以真诚的服务态度将健康的理念传递给村民,让村民们更加重视身体状况,让这个乡村因为这份爱与责任而更加温暖、更加美好。推动公共卫生普及是每一位医学生值得自豪的事情。
图为志愿者为居民宣讲口角炎知识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方博锐供图
深入村户,情系健康万家
为了进一步加深村民对口腔,结核等方面的认识,志愿者们带着简易的宣传册入家入户。乡间小道阳光斑驳,村户错落绿荫成片。热情的志愿者们很快便与村民们变得熟络起来,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如同唠家常般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村民们。志愿者们得知大部分村民并不认识文字,他们便耐心地一点点告诉他们结核病是什么并且该如何去治疗。
图为志愿者向村民讲解肺结核知识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杨冬晴供图
村民们感受到志愿者们的热心,也回馈于志愿者们一片赤诚,亲切地说道:“孩子们啊,可到家里去喝一杯水?”志愿者们也亲切地回道,这便是志愿服务的意义。
图为志愿者向村民宣传预防疾病知识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廖菲供图
此次活动,真实地感受到了温暖与温暖的传递,临床医学23-5班团支部将继续组织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共同打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夕阳斜照,志愿者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留下的是村民们对疾病的深刻认识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追求。这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健康科普之旅,也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精神、播撒大爱的深情篇章。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诠释了那份深入基层、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怀。
来源:大学生云报淮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