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悄悄勾勒着年轮,世界随之在万众瞩目下氤氲着科技的色彩。从一笔一画印刻的竹筒,到白纸黑字撰写的书籍;从行行字符应声而出,到新兴技术 ChatGTP 可替代人写作。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也在无形中给我们的意识和灵魂上了一层沉重的枷锁。
我早已见惯春的新绿,夏的浓荫,秋的萧瑟,冬的沉寂,一年四季都如此轮回更替。四季是这般,可人并非四季。我想,人本就该如自由的风,能够在广阔山河间放声高歌,亦能于浩瀚星海中翩然起舞。我们拥有敢于打破桎梏的思考力和情潮汹涌的表现力,这是人类丰硕宝库中的珍藏品。纵使世间瞬息万变,"捷径"滋养的藤蔓蓄意蔓延,我们也不要随意丢弃我们的珍藏品,无的放矢地混过我们的一生。
或许是野火都烧不尽的荒唐与谬误,令我感到匪夷。在一个温热的午后,雨后的空气洋溢着慵懒,是个适合偷懒、休闲的好天气。我看到一个直播间,主持人正在卖力地推广智能技术 ChatGTP 。我明白,现有智能技术 ChatGTP 不仅能根据人们的指示写出一篇论文,并且重复率也能达到很低。于是,在大多数人都难以抵挡这等诱惑时,一只名为"懒惰"的恶兽悄然在人们的体内苏醒。不怀好意的"毒液"正逐渐渗透进人们的内心,通过一块块黑黢黢的缺口贯穿血脉,进而麻痹神经。
科技利用得当会成为人类守得云开的启明星,但就当下而言,已在原计划的行径上有所偏离。从人们习惯了用智能 ChatGTP 来代替思考的那一刻起,思维就已经不自觉地被禁锢了。在大量暗含着 ChatGTP 影子的文章里,我只能看到人们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的拙迹。于黯淡中淹没的是人们思考摩擦的火花和敢于亮剑的魄力,而这正是当下青年最需要的能力,也是国家展望未来的希冀。穿过逃不掉的荆棘丛林,享受应得的鲜花烂漫。在思考而后获取成果的过程中,肯是不易的,但想要直接跳过这一步,也是绝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赓续民族精神,求实创新,而非整日幻想利用科技走捷径。
文字的力量,来源于作者的内心,那是机器永不具备的感情。空山的悲,暮霭的灰,愁绪萧萧。在听到曹丕的那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阴霾就已被舒爽的微风吹散,漫随无边无际的海水消逝在世界的尽头,一切仿佛都得以释然。迷雾稠浓,久驱不散,站在人生的路口踌躇不定,进一步难,退又无可退。在看到马伯骞于《长安的荔枝》中写的那句"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顿时如梦初醒。于是,在暗不见底的井穴里迎来了一束曙光,照亮了内心一隅。我明白,尽管我并非神明,但也要尽力尝试,只为博取那一线希望。这是一场见字如面、穿越时空的对话,作者将满腔热忱寄托于文字,而我恰好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作家直抒胸臆时的波澜壮阔,领悟了他们探寻一生所获取的真理。我从文字中分明看到了鲜活的血液在涌动,那是人的真情实感,在浩瀚的星野中蠢蠢欲动,岂是机器能写出的万般情丝。在文字的熏陶下,即使身处困境,我也能很快得到解脱。我珍藏着那些饱含情韵的诗篇,于是在每一个有所共鸣的瞬间,我愿倾尽笔墨,挥落笔尖,将它们一笔一画地记在心尖。
智能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合理利用它,将会如鱼得水,节省时间、精力。倘若于依赖它,只会画地为牢,成为智能技术的傀儡,被迫畏首畏尾。 ChatGTP 的超理性化,是大多数人类不具备的功能。在科研、学习等方面确实是人类的好助手。可 ChatGTP 的理性化也无法取代人的感性化。正如梁正所言:"人工探索新的科学原理、新的知识, ChatGTP 是提不出来的,还需要人去探索完后放在知识库里,它就可以很快去学习。"要明白人工智能的前提仍是"人工",就好比它可以模仿李白放浪形骸的写作风格,却模拟不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豁达开朗;它可以提供事实信息,却永远无法替代人类作出选择和判断。所谓"人,之所以为人",因为我们具备敢于思考和创新的大脑。人工智能可以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我们可以正视它,运用它,但切不可依赖它,而丧失了人类思考的本能。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离不开那些甘于奉献、久久为功的前辈们。他们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己任,就像于敏先生那句豪壮的"愿将一生献宏谋"的铮铮誓言,就像袁隆平先生那句真挚的"希望让天下人摆脱饥饿"的不懈追求……而今之责任,会在我少年。我们拥有更发达的科技基础,理应以更刻苦地钻研来作为回报,无愧于先辈之筚路蓝缕。我们应抓住时机,搭乘信息时代的末班车,将青年的智慧洒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现如今,港珠澳大桥投入使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水上飞行……为了能让中国科技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鳌头,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中国青年更应当日迈月征,奋斗不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新时代的青年勇立时代潮头,敢想敢为是我们的气度,创新创造是我们的技能。放纵自己沉醉于偷懒和闲适的舒适圈,只会一发不可收拾。岁月自有岁月的千变万化,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青年应当永远爱惜自己的羽毛,切勿在舒适圈内养成一个锈迹斑斑的大脑。要知道,青山永立,正如我们永远是我们,什么都无法代我们来思考。相较于智能机器木讷地在数据库里提取前人的思考来东拼西凑,机械地交出一个藕断丝连的残次品,我更愿意看见墨花在我的笔尖下枯萎又绽放,一朵朵,一簇簇,鲜活热烈。我祈愿我们的一生都如夏花之绚烂,因为这才是独属于我们中国青年的浪漫。从中国近代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开始,一颗拳拳的爱国种子在中国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它高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旗帜,激励中国青年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一起向未来。无论身处何时,青年的赤子之心永远熊熊燃烧,不熄不灭,印证了李大钊那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
卷起脑中壮阔的汪洋,写尽世间的烟火绚烂。青年正当时!更应正确思辨科技的利弊,以科技为辅,凭借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在华夏大地上渲染属于我们中国青年的浓墨重彩。(通讯员 林馨)
图为日落美景。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林馨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