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中国馆 源自网络 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支文慧
你曾否听过一首歌?让你心中流淌潺潺溪流,激起一层层感动;你曾否读过一首诗?让你打开心灵的大门,被一次次触动;你曾否看过一出戏?让你打开与世界沟通的窗户,感受发自内心的激动。每每于此,你都会联想到一个伟大的字眼:“艺术的魅力”。
“艺术”往往会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被人们误认为是只有大师才能驾驭的本领,技能。但,“艺术”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了。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茶艺,园艺再到跟高级别的戏曲,行为艺术等无一例外都来源于生活,但,当人们把个人的艺术融入于家国情怀,民族兴旺,人类兴衰时,那么“艺术”便也得到了升华,而这一升华也归于两个字:“道义”。
“艺术”是一种寻常的热爱生活的方式,是人们在精神层面对“美”的追求。“艺术”是平淡的,是平易近人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在对独属于自身的命运的演绎,而这种演绎就是“艺术”的。正如戏曲艺术,拿京剧来说,它是一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它确实是高级的,神圣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你能说它是普通的,平常的吗?当然可以!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们在平淡生活中所找的一种“乐子”。是疲惫了一天的人们,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来的人们所能寻找到的一种暂时在心灵上的解脱。无论是它的演绎内容,故事还是表演技巧,功夫都无不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再比如说文学艺术,它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虚无缥缈的玄幻小说,还是贴近现实的个人传记等等。文学所表现的或真或假,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对生活的概括提炼和反应,就好比鲁迅的《狂人日记》,它将那旧社会黑暗的一面扒出来给人们看,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出生活中黑暗的一面,而这种艺术不就是千千万万旧国人的真实的生活吗?既然这样,那“艺术”不就是平淡而寻常的吗?由此可见,艺术只是人们对寻常生活的一种反映升华,提炼,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终于道义。艺术只是一种给人以美的表现方式,但因为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掺入而变得让人肃然起敬,到达艺术的制高点,之所谓终于道义。
“艺术”本身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呈现形式。是从古至今而凝练出来的一个词汇,但是因为一些人,一些事的融入,艺术便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就如国际巨星成龙,在国内外他的动作影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到这里,电影也只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触及的。但是当成龙以六十多岁的年龄,一不服输的态度到各大洲取景,亲自参与到影片的出演中创作了《十二生肖》这部电影;当一些欧洲富豪再看完电影后将一部分生肖兽首无偿还给中国;当成龙将个人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感融进自己的电影作品中,那么电影便也不再只是一台简单的放映机,不再是对生活的记录,而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体现,而艺术的表现者也就成了真正的大师!再如京剧大师梅兰芳,他本是一届戏子,但是因为自己的铮铮傲骨与那宁可玉碎也不折腰的精神;因为自己那浓厚的家国情怀,坚决拒绝为日本鬼子演出,使京剧这一平民的艺术展现出酣畅淋漓国粹品格!由上可知,“艺术”确为生活的呈现,确是对生活的提炼,但更应是对人们精神的呼唤,对人们道义的提醒,对人们内心对美的渴望!
“艺术”源于生活,是每个人都可追寻的一种方式,“艺术”终于道义,因为高尚的道德,忠贞的节义而将这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展示的淋漓尽致,而这些艺术之人,便可谓为大师!
不管是老舍的小说《茶馆》中对底层人民的怜悯还是梵高画作《向日葵》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抑或是张艺谋电影《满江红》中对历史家国的思考,都体现了“源于生活,终于道义”这一艺术思想。
“艺术”的门槛极低,是普通人的生活,是市井的映照,是可以被普通人演绎,欣赏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艺术”的境界又极高,其中的精神,道义,品格需要每个人来细细品味与琢磨,才可领略其中的韵味,成为艺术大师。艺术,真谓“源于生活,终于道义”也。(通讯员: 支文慧)
来源:大学生云报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