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家乡实践,绘青春之底色

我叫胡楷凌,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新能源专业的学生。凛冬已至,充实的校园生活已告一段落,回归家乡的我,再次来到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委会,与村里的领导、干部一起,为建设点军区最美“牛村”而不懈努力。整个寒假期间,围绕政务实习、民情走访、实践调研、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扎根家乡,参加了一系列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服务家乡,投身社会实践,尽情挥洒青春的汗水,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充分的实践经历,让我的个人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再临家乡磨历练,普法宣传入人心

每逢假期,我都会前往村委会进行政务实习。作为村委会的“老熟人”,我早早来到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委会报道,以这里为起点,开展我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整理村委会文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协助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民情走访等,充实的工作内容,让我有了更多的历练和感悟。工作期间,村委会的领导干部们对我非常照顾,对于我们这样的返乡青年,他们是大力支持,并且毫无保留的把工作经验传授给我。

在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我屡屡碰壁,有些村民表现出的不配合让我颇为头疼。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在宣教过程中,很难理解法律知识,不少内容需要反复解释和举例,时间一久我就焦躁了。村委会干部看出了我的心急,便告诉我:“我们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好广大村民,对于村民们,我们要耐心的对待每一个人,用心且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指导,同时要讲究宣传方式方法,通过讲解法律小故事和生活中的案例,才能让村民们更加生动的理解法律知识。”吸取经验后,我一改之前的工作方法,用更多的案例和小故事来打动村民,在接下来的普法宣传就轻松了很多,我也渐渐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看到法律的意识已经逐渐扎根在村民的脑海中,尽管过程很艰辛,但我倍感欣慰!

图为胡楷凌在村委会撰写法律知识普及方案。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民情大走访,“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近年来,点军区牛扎坪村发展尤为迅猛,村里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以前,农村道路只是实现了村村通,即村与村之间实现了道路畅通,但是很多道路只是修到村口或是村子旁边,村内道路并没有得到硬化,很多还是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一旦遇上雨雪天气便泥泞不堪。村委会对此非常重视,几年来不断推进道路彻底改造,把道路修到农民的家门口,为实现农村道路“户户通”。了解到此政策,我立马想起我所在的村子还未实现“户户通”,我结合村里居民们的意见,向村委会汇报了这个情况,村委会进行实地勘察后,马上行动了起来。

1月26日,在姜书记的带领下,我和村委会的部分干部来到我所生活的村落进行走访调查。这个村落四面环山,显得比较偏僻,村子中间横跨着一流小溪。通过实地考察,道路只修到了村口,离村里的住户隔着一座小桥。小桥对面都是弯弯曲曲的泥泞小道和石头台阶,出行很不方便,小汽车也无法开到家门口。通过这次走访,大家发现村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道路没有通到村民的家门口;二是所有小汽车堵在村口,造成的出行堵塞;三是村里易发洪水,大片土地存在被洪水卷走的危险,小桥也隐隐不堪重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姜书记和村委会的干部了解到这些情况,十分重视,决定召集村民,商量整修计划。我挨家挨户把村民们请了出来,在村头展开了一次短暂的会议。会议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姜书记说的“修!一定要修,美好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缔造’,只要我们达成共识,一起建设,年后就开工!”这句话令在场的村民倍感鼓舞,大家也期待着年后村里一定能建设成理想的样子。这次走访,我们看到了村子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拿出了解决困难的方案,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返家乡”社会实践回归家乡、建设美好家乡的意义!

图为胡楷凌和姜书记、村委会干部走访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江南行·话发展”,喜看家乡新变化

一月底,在村委会领导的推荐下,我前往点军区团委,参加了“点才回归 共创未来”2024年返家乡青年喜看家乡新变化活动。活动当天,我和20多名返乡青年在点军团委李书记的带领下,前往点军区各地农旅小镇、点军区信息产业园,进行实地走访和实践调研,见证家乡建设新成果,感受家乡新变化。

图为胡楷凌和返乡青年出征合影。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实践调研的第一站是茅家店村,走进土城乡知青小镇、王家坝人民公社,感受知青时代,追忆红色文化。观赏旧时代的老物件,走访小镇各地村民,听村民们讲解这里的发展变化,了解昔日荒凉萧条的王家坝集镇如何变成今日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知青小镇。一步一景,感受点军区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公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胡楷凌和返乡青年走访知青小镇。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图为胡楷凌接受采访,描述家乡新变化。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离开知青小镇,我们来到了国家先进计算机产业创新(宜昌)中心的建设场地。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集计算机服务、交叉研究和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实力,建成后将达到500P混合算力让我以最直观方式的感受到了点军区在数字经济上的巨大发展潜力。通过现场调研,我们详细了解了点军以“心池神网之业,建心驰神往之城”的产业布局和规划。随后我们前往中电宜昌网信产业园展厅,进一步了解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点军区作为全市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将锚定“芯池神网”产业主线,构筑算力产业生态,赋能宜昌建成国家第九个算力枢纽节点。这里的网信产业是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石和标志,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我相信未来将扩充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实现中国网信科技的自立自强!

图为胡楷凌和返校青年在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中心项目现场调研。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图为胡楷凌和返校青年观摩中电宜昌网信产业园展厅。 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春风十里“就”在点军,返乡就业创业宣讲

就业何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2月19日上午9:30,在点军区团委的邀请下,我作为返校大学生代表,参加了点军区2024年度“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返乡回流”大型招聘会活动,活动中我和另外三名学生代表进行返校就业创业宣讲。在如此大型的活动上进行宣讲,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锻炼口才和表达能力的机会。语速过快,表达能力不清晰,是我一直以来在表达上的短板。刚收到点军区团委的邀请时,我内心因缺乏信心而感到忐忑,但想起老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我毅然决然接下了这项任务。准备时间非常紧张,只有2天时间熟悉稿子,第3天就要在活动现场面对诸多领导和应聘人员进行宣讲。背稿、彩排、走台,每个环节我都不敢松懈,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遍一遍大声的朗读直到背熟为止。宣讲过程中,4个人的默契配合非常重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彩排,终于达到了理想的宣讲效果。

图为胡楷凌和返乡大学生代表进行宣讲排练。 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宣讲当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舞台,能够代表点军返乡青年在舞台上进行宣讲,我倍感荣幸。“心中有志,以报效家乡的赤子之心返乡立业…….”,我以最热情、最饱满的精神面貌,圆满完成了这次宣讲,得到台下领导和听众的一致好评。宣讲结束后,我对本次演讲进行总结: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我渐渐克服了紧张和语速过快的毛病,能够在台上自如地表达,同时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为宣传家乡变化、服务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胡楷凌在活动现场进行宣讲。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扎根故乡,前景无限。回顾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无一不是围绕服务家乡开展行动。我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家乡是从小哺育我长到大的可爱的地方,小时候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长大了我要建设我的家乡。家乡事业需要我们参与,家乡发展需要我们建设,让我用青春在点军这片大有可为的热土上乘风破浪!

图为胡楷凌与村委会书记、干部合影。大学生云报网通信员 胡楷凌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校园文学
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