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成员来到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夹漈草堂郑谯故居,在青山绿水间感受美德流芳。

图为郑谯纪念馆大门。通讯员 林未 摄

星河流转,故人依旧

郑樵,字渔仲,自号溪西遗民 ,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少年时读书资质异于常人,有“神童”的美誉。后因不愿应科举而隐居于夹漈山中刻苦钻研经学、礼乐学、文字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共计三十年,著书千余卷,曾数次向宋廷献书,但结果都不甚理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积劳成疾而在临安与世长辞,享年约五十九岁。一生著述颇丰,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和《尔雅注》等数种。

郑樵纪念馆,1985年4月由新修的夹漈草堂等改建,1987年1月赵朴初题匾,1997年莆田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门前左右各立着一块文保牌,左边写着“夹漈草堂”,右边则是“夹漈遗迹”,门楣两边有草书对联:“通志一编为世重,青山万古以人名。”院内是L形建筑格局,中间是正房,两侧则为开间式。前院立有郑樵被授右迪功郎的“圣旨”碑一方,正房的门楣上写着“史学流芳“,正堂内正中悬挂着郑樵的画像及图赞,两边挂着一幅对联,廊庑上镶嵌着今人翻刻的郑樵有关夹漈草堂的诗文及朱熹、陈俊卿、刘克庄、郑侨、纪昀等人的题赞。

图为故居内景。通讯员 林未 摄

景在物在,文脉绵绵

郑樵的学术思想主要是“会通”、“求是”和“创新”。“会通”表现为他主张修史要据“仲尼司马迁会通之法”,不赞成编写“后代与前代之事不相因依”的断代史;“求是”和“创新”则表现为他重视实践的经验,反对“空言著书”,认为有许多东西是从书本中得不到的,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到。

郑樵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个想建设科学;第一个以山林穷儒身份依靠自己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史学家;第一个提倡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第一个发出“《诗》《书》为可信,但不必字字都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号召;第一个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一样重要;第一个倡议建立翻译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等等。于今看来,仍熠熠生辉。

图为历代名贤评价郑谯。通讯员 林未 摄

图为实践成员融入现场气氛。通讯员 林怡 摄

交流共进,赓续精神

领略了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后,实践成员不禁与游客探讨起郑谯的人格魅力以及现今价值:如清苦一生、矢志不渝的献身著述精神,博学专深、锲而不舍的刻苦求知精神,重视实践、唯实不唯书的严谨治学精神……联系时代背景和民族复兴,我们能学到的,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也还有很长很长。

通过实践增强规划求索意识、提高交流探讨能力;牵连历史和当下、拉近自我和他人、融合文脉和自然,以小我力量推进大我文脉的传承。

图为实践成员与游客交流。通讯员 林怡 摄

漫步其中,记录感悟

叶嘉莹女士曾说,诗歌可以培育我们美好而活泼的不死心灵。这次重访夹漈草堂,也带给实践成员相同的感受。行行重行行,在爬山,也在穿越千年长河与郑谯先生神思际会。外观,“敷陈古学、自成一家”;内视,“醇德枯淡、乐善好施”。愿承其饱满精神,书新故事篇章。

图为故居风景。通讯员 林未 摄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林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