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5日讯(通讯员 张婷)为了解非遗传承人对瑶族织绣技艺传承现状的看法,深入思考当代青年传承非遗的使命担当,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金绣前程团队于1月14日前往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妇字号”基地,采访瑶族织绣技艺传承人,在了解瑶族织绣技艺传承情况的同时,感悟新时代青年传承和弘扬非遗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寻访非遗匠师,漫谈织绣艺术

今天是团队赴金秀调研的第二天。团队成员驾驶的车辆徐徐前行,道路蜿蜒曲折,山峰错落有致,空中时不时有几只飞鸟在盘旋,日暖风和。在初步接触了瑶族织绣的文化之后,团队成员愈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项非遗技艺的信息。按照计划,团队成员决定拜访织绣技艺传承人庞伊蔓老师,深入了解瑶族织绣技艺。

团队成员追随庞伊蔓老师的脚步,来到了她的瑶族服饰店铺。步入店铺,店铺内的瑶族服饰光彩照人、美轮美奂,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团队成员不觉连连赞叹。庞伊蔓老师自豪地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我二十来岁以前,跟着我母亲做织绣。那时候我们还在乡下,母亲还年轻,我们就自己在家做织绣半成品,然后背着织绣走村串户去售卖。2007年,我二十来岁,开始做这里第一家瑶族服饰店铺。当时还没有人做这方面的生意,很多人的瑶族服饰都是自己做自己穿,别人如果想买是没有地方售卖的,并且当时还没有人制作一整套的瑶族服饰售卖,主要制作局部的织绣服饰,如织绣帽饰、衣服上的绣片半成品。于是我就自己专门开了这样一个店,售卖瑶族织绣服饰,一整套一整套地制作出来,”庞伊蔓老师的眼里渐渐闪烁起了泪光,“人家刚开始还笑话、质疑我,说‘你能养活你吗?你卖这种服饰你能交得起房租吗’。半年后有人开始跟着我做。这种东西只要人们看见有发展前途,只要有人开了头,后面就会有人跟着走这条路。”庞伊蔓老师万分感慨。团队成员在听完庞伊蔓老师的叙述之后,了解到她织绣服饰创业成功背后的辛酸与不易。

团队成员若有所思。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不只是瑶族织绣技艺的传承、产业的经营,每一项非遗能够走到今天、走进大众的视野里,其中必定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庞伊蔓老师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质疑,勇毅笃行,匠心独运,终大浪淘沙,苦尽甘来。瑶族织绣技艺的传承不能只局限于当下已有的方式,也应开拓创新,适当地“另辟蹊径”,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传承的洪流中来,将传承的涓涓细流汇聚成碧波大海。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采访庞伊蔓老师。通讯员 张婷 供图

据庞伊蔓老师介绍,目前织绣以手工织绣为主,有一部分是机器织绣。在市场需求方面,手工织绣更贵,市场需求较小;机器织绣的价格更加亲民,市场需求量也更大。机器织绣的花样并非固定的,可根据人们的需要来设计。无论什么样的花纹、图案,机器只负责刺绣,但无法织,机器绣什么需要依据电脑编程,操作者在电脑上操作好后,由机器接收指令。织和绣是两个不同的工序。机器织绣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织绣效率。与手工织绣相比,机器织绣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机器织绣的价格较为便宜,工期短;同时借助机器自身的优势,操控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织绣的速度、时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等方面更加便利。

图为团队成员与庞伊蔓老师在瑶族服饰店铺内的合照。通讯员 张婷 供图

临织绣瑶服基地,悟时代使命担当

庞伊蔓老师带领团队成员来到“妇字号”瑶服基地。为了解更多瑶族织绣技艺学习方面的知识,团队成员对庞伊蔓老师做了进一步的采访。

在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初学者若要把织绣的技艺掌握好,至少需要三年。具体需要结合织绣者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来谈论。当团队成员提到织绣“速成班”这一话题时,庞伊蔓老师告诉他们,两三天“速成”是不可能的,真正要掌握好这门技艺,需要织绣者不断磨炼技艺,认真吃苦、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揣摩和实操。想要绣出工匠技艺级别的话,需要经验的积累、时间的沉淀,讲究个人的天赋、技巧和特色。有的人对自身要求严格,精益求精,织绣作品会更精致、赏心悦目,一针一线都扎得很平整,凝聚着工匠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与庞伊蔓老师、织绣绣娘在“妇字号”基地中的合照。通讯员 张婷 供图

团队成员问庞伊蔓老师是否会担心瑶族织绣技艺后继无人,老师的脸上难掩忧愁,她告诉团队成员,当地人和当地政府都在极力挽救这种局面。老师告诉团队成员,政府对于瑶族织绣越来越重视,例如,现在政府的行政部门要求制作织绣行政装,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人们对瑶族织绣的认可。

据了解,许多年前,金秀街道上织绣的人随处可见,“一抓一大把”,然而经过十几年,拿着针线在街上随便坐在某个角落织绣的人越来越稀少,基本都是老艺人。这种变化太大了,会织绣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中的传承者亦是少之又少。受现实影响,年轻人很少时间来专门学习织绣,尤其学生群体,基本上忙于学业;因此来当地学习织绣技艺的人基本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织绣难,但要迎难而上;传承忧,更须奋楫前行。瑶族织绣作品精致美观,织绣技艺精湛高超,皆乃工匠精神之产物。瑶族织绣作为一项非遗技艺,学习起来有困难无可厚非,贵在织绣学习者肯吃苦、下功夫。瑶族织绣技艺的传承不仅仅是织绣技艺传承人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当地人的责任,更是无数青年、无数中华儿女的责任。所谓“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瑶族织绣技艺传承岂非一朝一夕之事?关键在于每一个人的坚持与付出。

图为团队成员与庞伊蔓老师在“妇字号”基地前的合照。通讯员 张婷 供图

金绣前程团队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庞伊蔓老师、参观“妇字号”基地,进一步深化了对瑶族织绣的认识,更深刻地明白自身对织绣技艺传承的意义之重大。任重道远,砥砺前行,团队成员将做更多的调研,收集更多织绣技艺传承方面的信息,在明确使命担当的同时,为瑶族织绣技艺的传承建言献策。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婷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4-10-15
社会实践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