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那段热烈的下乡时光也离我越来越远,但是记忆中的脸庞、遇见过的风景、奋斗打闹的剪影却总是时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总有种错觉,我仍然在乡野中,身旁依旧是熟悉的小伙伴们……这段旅程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在2023年7月6日至7月16日,广州新华学院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前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苗族布依族乡松林村开展相关美育活动和调研。初到松林村,我是拘谨且紧张的。它是一个汉族、苗族、布依族杂居的村落,且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我很担心自己的拜访会过于突兀。但是在落地后和村民们的接触中,我慢慢打消了这种担心。

热情、淳朴、真诚,这是我对松林村民风的最直观感受。村里大部分居住的是少数民族的老人和小孩,他们看到我们,会主动打招呼,会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和我们唠嗑着家常,将他们认为好吃的果子塞给我们。虽然身着不同的服饰,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友善和蔼的态度仿佛我们就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民族情。

作为采访调研组的成员,下乡途中我负责人物采访、新闻撰写和推文制作,其实我初始压力很大,总是忧心忡忡。一方面,我和陌生人接触会高度紧张;另一方面我对精致的图文排版比较生疏。我很担心我会拖累团队进度,也害怕和成员们相处磨合得不好。但是队员们的温柔体贴、指导老师的积极引导、队内拼搏奋进的工作氛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动力,渐渐地,我也会开始变得大胆地和村民沟通和在工作时主动提出想法,我们的稿件质量也在慢慢提升,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下乡途中,我们拜访了传承非遗技艺苗绣的“巧嬢嬢”们,品读苗服的图案语言和一针一线背后的记忆乡愁;体验了热闹的赶集,感受多元民族乡的魅力;前往松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民族特色村史馆和农家书屋等场所进行调研记录,聊解松林村发展振兴的过程以及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调研途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厚植文化底蕴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当地特有的苗族、布依族文化为当地群众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文化资本”,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让松林村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图为队员们采访手工艺人罗艳。通讯员 李成城 供图

在所有活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黄佩球赖岩小学展开的创意绘画美育活动。

队员们陪着当地的孩子在石块、帽子上涂鸦创作,孩子们用色块、线条画出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看着他们认真专注的模样,我也逐渐被他们纯真的笑容所感染。那一天,真的很美好。也正是在这天,我好像明白了三下乡的意义。

图为队员们开展美育活动的现场。通讯员 李成城 供图

每一处角落都有属于它的故事和魅力,即使它并不出名。正如松林村,或许目前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去会发现,这里有着真诚勤奋的奋斗故事,有着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有着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这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它值得更多人的关注,值得更好的发展。

展示民族风情的墙体绘画、让童心飞扬的绘画美育活动、记录宣传当地民俗风情的文稿和视频……我们作为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队伍或许不够专业,但是我们走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力量,都作数。

直到现在,我还觉得时间仿佛停滞在七月,还在青云志相伴而行的那段日子里。

脑海中还是美术组每天墙绘后沾满颜料的衣服和脏兮兮的双手,采访调研组每天备采、写稿时键盘的敲击声以及晚间抬头能看到的漫天繁星,影视组定期更新的素材共享文件以及加工素材的声声讨论……这些珍贵的独家回忆,我一定会好好保存。谢谢今年的夏天和青云志,带给我大学生活带来了这段幸福美好的时光。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  作者:钟晓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钟晓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