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研背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今年暑期,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和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以“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探源及开新”为总主题,前往黄河金三角区域,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队于7月24日出发后,第一站就前往潼关县。在参观完潼关博物馆,欣赏完黄河老腔后,团队来到了潼关黄河风景区,重点参观了潼关古渡和潼关城墙遗址。
二、 调研结果
实践团队高度关注黄河的渡口、关隘、水利、生态等,将其纳入文化考察的视域,试图对其中所蕴含的创新性元素进行挖掘。
在考察过程中,实践团队发现这两个地方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有许多亮点,但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尝试着提供一些建议。
一、 亮点
(一)在渡口两岸,团队成员发现岸边水草丰茂,绿树成荫,潼关古渡一岸还有许多黄牛在吃草,充分体现了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经了解,为了保护黄河生态,当地还采取了一系列防止破坏黄河生态的措施,包括取缔河边用餐的大船和临河的餐饮业务,限制大排油量的快艇,规划合理的旅游路线等等。这确实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举措。
(二)重要地点的复建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直接的视觉冲击力。按照西门1: 1的比例复建的潼关博物馆和在原址上复建的北水关确有必要,有助于人们对潼关古城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
(三)有一定比例的地点涉及到游客的亲身参与。如古渡口处人们可以根据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是50米而去计算出当天黄河的河宽。城墙遗址下人们可以近距离考察地基、城墙、墙砖、石条等的构造与制作工艺;游客可以自己敲击不同材质的石块,根据不同的声音辨别不同的石块;亲自感受铁块的重量等。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
(一)文化功能展示不足。关于古渡口所涉及的漕运文化展示不足,关于古渡口自身的文化也仅仅是在木廊的两侧有简单的文字说明。
(二)潼关城墙的展现方式有待提高。现有的遗址无法激发起人们对天下第一关的印象以及其与西安城墙的对比想象。
(三)在休闲旅游功能之外仍待发挥其蕴含的时代价值。如讲到潼关踞三省要冲,扼九州咽喉的重要关防要隘功能时,要引导人们远离战争,爱好和平以及在国家危难时要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作为黄河风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处关于黄河文化、黄河故事的宣传也略显不足。
(四)知名度仍有待提高,经观察,所到游客大多为当地人和省内游客。
三,建议
(一)注重文化功能的展示。除了在木廊的两侧应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外,还应进一步设计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在不请导游的情况下,游客们也可自行了解古渡口的历史文化、漕运文化等。
(二)潼关城墙的复建当然已经不可能。但可以通过视频、模型、3D、VR等各种手段丰富人们对其的直观认识。
(三)要时刻讲好黄河故事,发挥其时代价值。要让人们在休闲旅游之外还能感受到其蕴含的时代价值。可以在这方面对导游进行一定的培训或在合适的地方设计标语。
(四)注重发挥景区联动效应。与渭南市文旅局、西安市文旅局及对面的芮城县等协商推出一定的旅游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渭南市旅游资源的协同效应,西安作为旅游热门城市的辐射效应以及黄河两岸古渡口的合作效应。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张年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年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