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为深化落实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农学院以红色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深挖院史学科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讲好浙大故事农科先贤事迹,创新更多育人举措,教育引导新时代农科学子不怕苦不怕累,在新征程上彰显青年担当。


于子三是浙大农学院和烟台莱山的历史交集和纽带。于子三出生并成长于莱山区,曾先后两次在烟台一中(原志孚中学)就读,后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参与领导了浙大的学生运动,最后不幸受到反动派迫害,壮烈牺牲。浙大的求是精神深深影响了于子三烈士,莱山的光荣革命传统哺育了于子三烈士,他是浙大的光荣莱山的骄傲

图一 于子三烈士铜像(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

农学院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今年6月,组建了浙江大学子三实践团。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实践团在杭州广泛收集、系统梳理于子三相关资料。8月6日,在浙江大学关工委顾问、求是宣讲团团长邹先定老师农学院辅导员梁浩杰老师带领下,实践团的11位来自各专业的本科生、各研究所的研究生以及于子三宣讲团的宣讲员们,赴烟台市莱山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图二 实践团在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合影


此次莱山之行,是一场寻根之旅、学习之旅和习坎之旅

01 寻根之旅

胶东地区是一片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革命热土,而于子三的父亲是一位爱国的小学教师兼中学职员,这些都深深影响着幼年的于子三。7月23日,于子三宣讲团和子三实践团在子三工作室举行理论宣讲备课会,在外地出差的部分研究生同学在线上参加备课会。大家一起学习《于子三烈士殉难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于子三运动》《学生魂》等文献资料,梳理于子三年少时坎坷的求学之路,为后续前往莱山全面收集于子三成长相关资料做准备,探寻莱山这一方水土对于子三成长为学生领袖所发挥的作用。


图三 理论实践宣讲备课

02 学习之旅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在出发前,实践团师生通过请教老教授、走访纪念馆、相互交流探讨等方式,重温于子三事迹,学习于子三精神。

7月23日,在华家池,实践团带队老师、辅导员梁浩杰向邹老师请教同学们在梳理于子三资料中发现的问题。邹老师仔细地查阅文献,耐心地答疑解惑

图四 邹先定老师答疑解惑

7月25日,在梁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同学们线下走访了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于子三烈士展览,通过拍照收集纪念馆的文物和老照片;同学们和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宣教科高菊芳老师深入交流、互相学习于子三宣讲团团长龚潇雨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平时积累的宣讲经验,和高老师一起让这段历史表述更准确、内容更丰富;线上联系了浙江省博物馆,获取了于子三烈士的眼镜、学生证、信件等文物的照片。之后,组织师生用情真意切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在解读历史材料中实现自我教

图五 参观学习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

图六 认真聆听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讲解

03 习坎之旅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出自浙大校歌,意为君子要像不断的水流一样保持持久的德行,常常地熟习政教之事,方能培育出经纶天下的俊才群英。

实践团师生原计划8月6日上午,乘高铁从杭州出发,经由济南西站至烟台,在晚上8点抵达莱山。但出发当日凌晨,山东德州发生地震。虽然地震对本次实践的活动地区烟台市没有任何影响,但由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途经济南西站的大多数火车,实践团乘坐的火车也因此停运。面对突发情况,带队老师梁浩杰沉着冷静,实践团团长吴坤晓和后勤负责人桂嘉唯没有慌乱,经过充分讨论,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优换乘方案,并立刻组织大家行动起来。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男生帮女生拿行李,方向感强的同学给大家带路,负责人时时停下招呼后面的同学快快跟上……最终,全体同学在当天晚上9点顺利抵达莱山宾馆。

邹老师对实践团同学们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组织高效和团结互助的表现表示赞赏,并用浙大西迁于子三步行千里艰苦求学的故事勉励大家,要在多重历练中增长才干,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

图七 邹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和互动

浙江大学子三实践团在莱山区的暑期实践正式开始。在未来几天里,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寻根溯源考察学习,推进于子三事迹资料收集工作,将新时代“于子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锻炼中淬炼青春,在挑战自我中向上攀登!

图八 浙江大学子三实践团在杭州东站合影


来源:浙江大学  作者:商文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商文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